2)第二十六章_汴京生活日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口气养十几只鸡的人家也不多见。

  爹娘嘴上常叮嘱他们,老五已经过继出去,就是两家人了,要知道避嫌,不能什么事都麻烦他。但家里谁不知道,爹娘自个儿也仍把老五当儿子呢?

  那时候堂伯虽身子也不大好,可老五却是个报喜不报忧的,家里亲戚请他帮点忙,比如收了粮食山货,想在城里找个价钱公道的店家卖了,他总能妥妥当当的给大家办好,一看就是在城里混得开,他们又听着乡亲们各种吹捧羡慕,还真以为老五多享福,都为他高兴呢。

  等姝娘亮了一手惊人厨艺后,这种感觉就更强烈了,沈四伯几乎是膨胀的想,就姝娘这人品相貌和手艺,配员外郎的孙子都不香了,必须的是官宦子弟才行!

  当然那些厉害的父母官他们攀不着,老五衙门的八九品的官老爷,还是可以肖想一下的。

  正是因为自个没儿子,他才看兄弟家的小子都稀罕,以前觉得老五家的大弟二弟除了眉眼生得像他们娘,看着可爱些,其他也没啥不同,都一样调皮得不行。

  沈家旺伸手扶了一把他哥,笑道,“四哥别急,这事儿不是我们定的,这不姝娘近来赚了些钱,她说她来出钱送弟弟们上学。若靠我们攒钱,他俩指定再等两年。”

  大概会盼星星盼月亮吧。

  其实要沈四伯说,俩侄子加起来的变化,都没有姝娘一个给他带来的震撼大。

  当时家里也养了几只鸡,鸡蛋也够给孩子们隔三差五的补身子,所以刚开始他们都不理解娘为何要突然折腾。

  上一回最小的侄子办周岁宴,他们全家老少进城贺礼,所有人就都被姝娘的样貌气度,和落落大方的谈吐表现惊为天人,连他们那不大看重孙女的老爹老娘,回到镇上后每每提起城里,首先要夸的就是姝娘。

  沈四伯甚至觉得,这么好的闺女如果是自己生的,让他一辈子生不出儿子,他都心甘情愿。

  所以也有可能是金钱的加持,沈四伯今日看着不施粉黛、也不戴任何珠钗,只是梳着普普通通双垂鬟的姝娘。在他们镇上,这个年纪的姑娘们也都开始打扮了,戴上耳环,还会在发髻边插几朵小花,姝娘却是连根漂亮头绳都不绑,浑身上下素净又利落,但他却莫名有种姝娘在闪闪发光、让他不敢直视的耀眼感觉。

  直到侄子侄女们出生后,他们娘偶然一次听到亲家婶子同娘家人抱怨,说他们家三娘进了城,日子反而越不好过了,家里的孩子们隔三差五还能吃点肉腥补身子,城里吃穿用度都要花钱,城里的外孙子外孙女别说吃肉了,连鸡蛋都要省着吃。

  外头都说老五过继给有钱没儿子的隔房大伯进城,从此洗干净了腿上的泥点子,一辈子在城里吃香喝辣,好不快活。

  已经惊艳亮相过一回的姝娘,时隔两个来月

  请收藏:https://m.bqu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