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七章 血染剑上一寸霜_穿入聊斋当剑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仆役挑起螃蟹和糕点,往船上运,宝钗不自禁的望向了宝玉,心里不停的拿王宵与宝玉作比较。

  其实宝玉并不是贵族子弟,荣国府真正的贵族子弟是贾琏,他老子贾赦袭了爵,而宝玉的老子贾政只袭了财产。

  严格说起来,宝玉是某省学政之子,寻常官宦人家,只因姓氏,还能沾些祖宗余荫的光,除此之外,并没有额外的光环。

  如果贾政寿终正寝,荣国府二房由宝玉当家,传到手头的,什么都没有。

  可坏就坏在宝玉自以为是贵族,别人也拿他当贵族,实则不是,整个贾府,只有贾政、宝钗和袭人看的明白,其他人,都把荣国府大房的光环硬扣在了宝玉头上。

  如果老太太明白点,对宝玉不是那么偏心,兼顾着贾琏,也许宝玉就不是现在这样了。

  突然想明白这点,宝钗心里豁然一松。

  “宝姐姐?”

  宝玉留意到宝钗在看自己。

  “该上船了!”

  宝钗微微一笑。

  “林妹妹醒了没?”

  宝玉问紫鹃。

  宝钗顿时心里一凉,对宝玉彻底死了心,看人家王宵,做事多漂亮?呆气不是由着性子的理由,只能说,宝玉眼里只有黛玉。

  “姑娘?”

  紫鹃唤了声。

  车帘掀开,黛玉走了出来,两眼红肿,精神不振。

  “林妹妹好点了吗?”

  宝玉就要去扶,黛玉却摇了摇头,扶着紫鹃,往船上走去。

  宝玉动作僵住了。

  宝钗暗暗一笑,也跟着上了船。

  “开船喽!”

  “公子小姐们站稳喽!”

  陆陆续续,众人都上了船,船老大以独特的乡音,放声高唱,船夫们呦喝起整齐的号子,将船缓缓划离码头。

  深秋时节,河面凉风习习,贾琏却驻立船尾,凝望着渐渐远去的苏州城。

  今次的差使办砸了,偏偏有口难言,还得向黛玉道一声喜,别提有多烧心,当初是他向老太太做了保证,回去还不知道怎么交待呢。

  贾琏的脸色越发的阴沉,如果这一切,都是王宵安排的,就太可怕了,此人的心计和手段,都要重新估算。

  其实要不是黛玉嫁妆的窟窿实在填不上,他都想劝劝老太太,与王宵握手言和,把三春之一嫁一个给他。

  女人深居高墙之内,不明白外面的局势,他是知晓的,荣宁二府虽领着国公的名头,可是宁国府贾珍袭的只是威烈将军,既不能上朝理政,又不能带兵打仗,只是个空头散官。

  荣国府贾赦,他老子,袭一等将军,也是散官,他自己捐的五品同知,唯一有点指望的便是二叔贾政,外放做了学政。

  可贾政已是中年,外放回来就算授了实职,又能有多少年的前程可奔?

  对付王宵,还得通过贾雨村,已经体现了贾家无人可用,无权可使的窘迫境地,别的实权官员,管家就能出去办事,他们家不行,只能花银子托人,这

  请收藏:https://m.bqu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