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小便不通_余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经曰。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瞀闷。此谓五实。夫脾胃气滞不能转输。加以痰饮食积阻碍清道。大小便秘涩不快。二陈汤加升、柴、二术。数服。能令大便润而小便长。湿热痰火结滞。脉洪盛。大小便秘赤。肢节烦疼。凉膈散、小承气汤选用。阴囊肿胀。二便不通。三白散。大小便俱不通。小腹膨胀。乃膀胱溺满。支撑回肠。故并大便不得出。用二陈倍茯苓加泽泻、木通先利小便。回肠得通。而大便随出矣。风闭。用烧皂肉灰为末。粥清调下。或烧汤蒸下部良。冷闭。用连根葱一二茎。带土生姜一块。淡豆豉二十一粒。盐二匙。同研烂作饼。烘热掩脐中。以帛扎定。良久于饼上灸之。热闭。用田螺捣烂。加麝香一分。冰片半分。入脐中。以帛束之。如人行十里即通。

  石顽曰。肥人素多痰饮湿热结聚。因病每致大小便不通。腹满不食。气逆喘急。势盛不得不下。有屡下不得通利者。有再三下而始通者。有下之利不止者。大抵湿热素盛之人。大便不行。日数虽多。结粪甚少。所下不过溏粪垢腻。甚至骤下不可遏者。多有热去寒起。正气随脱。即变呃逆之证。以此本属湿热。温补仍助本病。苦寒徒乏胃气。每至不可救药。若始先知其湿热痰积。用导痰汤多加姜汁、竹沥。下滚痰丸。甚则下控涎丹。方为合法。若迟则湿热上涌势剧。胃中津液尽变浊秽。虽有合剂。不能取效也。凡大便不通而腹中雷鸣者。下之必无结粪。盖肥人下后。多有脱泄不止之虞。瘦人汗后。每多干热不止之患。不可不知。

  丹溪治一老人。因内伤挟外感。自误发汗。脉浮数。年高误汗。必有虚证。乃与参、术、归、、甘草、陈皮等。自言从病不曾更衣。今虚迸痛不堪。欲用利药。朱谓非实秘。气因误汗而虚。不得充腹。无力可努。仍用前药。间与肉汁及锁阳粥。浓煎葱椒汤浸下体。下软块五六枚。脉大未敛。血气未复。又与前药。二日。小便不通。小腹满闷烦苦。仰卧则点滴而出。朱曰。补药未至。倍参、术。服二日。小便通。半月而愈。

  又治一妇人脾疼。后患大小便不通。此是痰隔中脘。气聚上焦。二陈加木通。初服探吐。再服而愈。

  汪石山治一妇。因忧惧劳倦。小腹胀满。大小便秘结不通。医以硝、黄三下之。随用随秘。

  反增胸腹胃脘胀痛。自汗食少。汪诊之。脉皆濡细而数。曰。此劳倦忧惧伤脾也。盖脾失健运之职。故气滞不行。前药但利血而不能利气。遂用人参二钱。归身钱半。陈皮、枳壳、黄芩各七分。煎服而愈。

  喻嘉言治一人。大小便俱不通。因新秋病疟。三五发后。用药截住。遂觉胸腹间胀满日增。

  不旬日外。腹大胸高。上气

  请收藏:https://m.bqu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