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痛风(历节)_余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灵枢云。贼风邪气之伤人也。令人病焉。今有不离屏蔽。不出室穴之中。卒然病者。不离贼风邪气。其故何也。曰。此皆尝有所伤于湿气。藏于血脉之中。分肉之间。久留而不去。若有所堕坠。恶血在内而不去。卒然喜怒不节。饮食不适。寒温不时。腠理闭而不通。其开而遇风寒。则血气凝结。与故邪相袭。则为寒痹。其有热则汗出。汗出则受风。虽不遇贼风邪气。必有因加而发焉。其毋所遇邪气。又毋怵惕之所志。卒然而病者。其故何也。惟有因鬼神之事乎。曰。此亦有故邪留而未发。因而志有所恶。及有所慕。血气内乱。两气相搏。其所从来者微。视之不见。听而不闻。故似鬼神。金匮云。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黄汗出。故曰历节。盛人脉涩小。短气。自汗出。历节疼。不可屈伸。此皆饮酒汗出当风所致。

  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并治香港脚疼痛不可屈伸。

  乌头汤治历节不可屈伸疼痛。复治香港脚疼痛不可屈伸。二者之病。皆是风寒伤于筋。麻黄开汗孔。

  通腠理。散寒邪。解风痹。芍药以理血痹。甘草通经脉以和药。黄益卫气。气壮则邪退。乌头善走。入肝逐风寒。故筋脉之急者。必以乌头治之。然以蜜煎。取缓其性。使之留连筋骨。以利其屈伸。且蜜之润又可益血养筋。兼制乌头燥热之毒。丹溪云。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扇取凉。或卧当风。寒外搏热。血得风寒。汗浊凝涩。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阴也。治法。以辛热之剂疏散寒湿。开发腠理。其血得行。与气相和。其病自安。然有数种。治法稍异。痛风而痛有常处。其痛上赤肿灼热。或浑身壮热。此欲成风毒。宜败毒散。如肢节痛。须用羌活。去风湿亦宜用之。肥人肢节痛。多是风湿痰饮流注。宜导痰汤。瘦人股节痛。是血枯。宜四物加羌、防。老人性急作劳。患两腿痛。动则痛甚。或血痢用涩药。恶血流入经络隧道而变痛风。并宜四物加桃仁、陈皮、牛膝、生甘草。煎入生姜。研潜行散。有瘀积者。加酒热服。并刺委中出血。然非二三十帖不效。壮年人性躁。兼嗜浓味。患痛风挛缩。此挟痰与气证。导痰汤加牛膝、枳壳、通草、桃仁。煎入生姜。研潜行散热服。亦须多服乃效。按湿热痰火死血郁于经络。四肢麻痹。或痛或痒。轻而新者。可以缓治。久而重者。必加乌、附驱逐痰湿壮气行经。大便阻滞。必用大黄。昧者畏其峻攻。多致狐疑。不知邪毒流满经络。非乌、附岂能散结。燥热结滞肠胃。非硝、黄岂能润燥。要在合宜耳。

  历节景

  请收藏:https://m.bqu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