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桂枝汤(玉函)_余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治风伤卫气。脉浮缓。发热自汗。营卫不和。

  桂枝(三钱)白芍(三钱)甘草(炙。二钱)生姜(五片)大枣(四枚。擘)

  上五味。水煎温服。啜热稀粥一盏。以助药力。覆暖取微汗效。不汗。少顷再服。

  小建中汤(玉函)治风木乘脾。寒热腹痛。

  桂枝汤倍芍药。加胶饴三钱。

  黄建中汤(金匮)治虚劳感寒。发热自汗。

  桂枝汤加黄钱半。胶饴一合。千金。多人参二钱。桂枝汤和营表药。倍芍药加胶饴。便能创建中气。以芍药之酸。敛护营血。胶饴之甘。培养中土。更加黄以实卫气。营卫脏腑俱和。而受益多矣。千金于小建中方加入当归。名曰内补建中。其调和中外之力可知。

  阳旦汤(千金)治冬温脉浮发热。项强头痛。

  桂枝汤加黄芩钱半。

  阴旦汤(千金)治冬温内寒外热。肢节疼痛。中挟寒食。

  桂枝汤加黄芩钱半。干姜五分。阴霾四塞。非平旦之气。无以打开阳和。桂枝汤原名阳旦。打开阳邪之药也。千金于中加入黄芩之苦寒性轻。以治冬温在表之邪热。仍以阳旦称之。若兼挟寒食。再加干姜之辛温散结。以治中土之停滞。遂因之曰阴旦。与经络之阴阳。风马牛不相涉也。千金独活汤治风懿奄忽不知人。咽中闭塞不能言。四肢不收。手足曳。

  桂枝汤桂枝易桂心。去大枣加独活、栝蒌根、生葛发其汗。不得汗。去独活、栝蒌根、生姜。加防己、防风、麻黄。喑哑不语。并皆治之。

  当归四逆汤(玉函)治阳邪入犯厥阴。四肢厥逆。

  桂枝汤去生姜。加当归三钱。细辛、通草各一钱。邪犯厥阴之界。有入无出。虽有热邪。势必从阴而后厥逆。故厥阴篇中。有厥深热深之例。以振发传经之变端。病邪至此。最为紧迫。医者苟无成识于胸中。临病将何措指。南阳先师乃毫不以厥逆为意。仍取太阳例中桂枝汤方。加入当归协济芍药。以护厥阴之营。细辛引领桂枝。以为厥阴向导。通草通利膀胱。以疏厥阴出路。与桂枝平分力量。为分解之快捷方式。虽厥阴与太阳两经接壤。邪既入阴。断无复传阳经之理。先辈六经例有不罢再传之说。大可喷饭。而桂枝方中。独去生姜者。恐辛辣性暴。不待气味入阴。便从太阳开发。转虚其卫。再有何力以振驱邪之任欤。由是广推大小青龙。大小柴胡。和解营卫两歧。表里交界之邪。必用姜、枣为一定之法。若麻黄汤则专主寒伤营证。便与生姜无预。逮至三阴等治。从无一方泛用生姜者。生姜为手头常用之物。尚尔若此之慎。况有不察厥深热深之旨。一见四肢厥冷。漫投姜、附、四逆。于此能无戚戚乎。

  内补当归建中汤(玉函)治产后血虚。虚羸不足。腹中刺痛。少腹中急。或感寒

  请收藏:https://m.bqu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