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虚损门_余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薯蓣丸(金匮)治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

  薯蓣(即山药。二两。)当归桂枝曲干地黄大豆黄卷(各七钱半)甘草(炙。一两二钱)人参阿胶(各五钱)芎芍药麦门冬白术杏仁防风柴胡桔梗茯苓(各四钱)干姜(二钱)白蔹(钱半)大枣(五十枚。为膏。)

  上二十一味。末之。炼白蜜和丸。如弹子大。空心服一丸。一百丸为剂。

  酸枣汤(金匮)治虚劳虚烦不得眠。盗汗。

  酸枣仁(炒。半两)甘草(炙。一钱)茯苓知母(炒)芎(各二钱)

  上五味。水煎。温分二服。深师。加生姜。便溏。去知母加人参。服此盗汗不止。去芎加芍药。怔忡。去知母、芎。加人参、黄、当归、陈皮、莲肉。

  大黄虫丸(金匮)治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

  宜用此方。攻其恶血。然后补之。

  大黄(二钱半。)黄芩(二钱。)甘草(三钱)桃仁(一合)杏仁(一合)干地黄(一两)芍药(四钱)干漆(令烟尽。一钱)虻虫(一合)水蛭(十枚。猪脂熬。)蛴螬(一合)虫(半合)

  上十二味。为末。蜜丸如小豆大。温酒服五十丸。日三服。

  百劳丸治一切劳瘵积滞疾。不经药坏者宜服。

  当归(炒)乳香没药(各一钱)人参(二钱)大黄(四钱)栀子(十四枚。

  去皮熬。)虻虫(十四枚)水蛭(十四枚。熬黑)

  为末。炼白蜜丸。梧子大。每服百丸。百劳水下。取下恶物为度。服白粥十日。百劳水。以杓扬之百遍。然后煮沸。即甘澜水法也。

  琼玉膏治虚劳干咳。喉中血腥。肠中隐痛。

  鲜地黄(四十两)人参(另为末)白茯苓(另为末。各十两)沉香(另研)琥珀(另研。各半两)

  先以地黄熬膏。点纸上不渗。入人参、茯苓末。并入糖晶二十两。搅匀熔化。离火。再入琥珀、沉香和匀。瓷罐收藏。清晨午前。温酒服数匙。沸汤亦可。

  四味鹿茸丸治肝肾督脉皆虚。咳嗽吐血。脉虚无力。上热下寒。

  鹿茸(酥炙。另捣成泥)五味子当归身(各一两)熟地黄(二两)

  为细末。酒和丸梧子大。每服四五十丸。空腹温酒送下。

  济生鹿茸丸(作汤。名生料鹿茸丸)治肾脏真肠久虚。下体痿弱。疼痛喘嗽。水泛为痰。

  鹿茸(酒炙)牛膝(盐酒炒。)五味子(各二两)石斛巴戟肉附子(炮。)川楝肉(酒蒸)山药肉桂杜仲(盐酒炒。)泽泻(盐水炒。各一两)沉香(另研。五钱)

  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服七十丸。侵晨温酒下。俗本尚多白棘、菟丝、磁石、阳起石四味。

  安肾丸治肾虚风袭。下体痿弱疼痛。不能起立。

  肉桂川乌头(炮。各一两五钱)白蒺藜(炒。去刺。)巴戟天(去骨。)薯蓣

  请收藏:https://m.bqu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