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5 云计划_超级电力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跟马局长打了个招呼就走人了。

  这辈子,他最受不了的就是虚度,一直以来的日子都充实成那样。在这个办公室里闲着简直如坐针毡。

  干就玩儿命干,玩就死命玩,不适应温嘟嘟白开水一样的日子。

  下午回到酒店,张逸夫取出外面买的几张地图,开始规划行程。人一闲下来,各种风雅和童趣也都来了,他单买了一个日记本,封面上写上了四个大字——

  《云计划》。

  此云非彼云,跟云计算没什么关系,“云”指的是滇南,说是游山玩水,但心中总要有些正事,那游得才有意义。

  假设不考虑挡在滇南电力建设面前的三座大山,用现在的技术,将一切最后配置,会发生怎样的质变,这就是《云计划》的核心,其实张逸夫觉得应该叫《云童话》才对,因为这真的不太可能实现。

  为什么有云计划而没有京计划,冀计划?

  原因太简单了——能源。

  电力行业的一个核心参考,即是能源构成与选择,一般而言,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换到发电这里,就是靠煤吃煤,靠水吃水。

  毫无疑问,滇南是该靠水的,而且将来的趋势就是尽量别靠煤。

  单论水资源的理论蕴藏量,就省市来分,滇南排名第三。

  排名第一的,既不是三溪所在的千湖之省鄂北,更不是母亲河哺育的豫南,而是西蔵,这对搞水文水利的人来说是再基础不过的事情,但对外行来说这事儿挺难理解,其实只要稍微一琢磨就明白了。

  我们看得见的河流,并不是水资源的主体,那些早已伫立在那里的雪山才是。

  西蔵高原诸峰高耸入云,连绵不绝,每座雪山顶都顶一个湖,论这个理论蕴藏量,西蔵以17000亿度(每年)傲视群省,这大概相当于2003年全国的发电量,超出第二名很多。

  可那毕竟是雪山,不方便用吧……用了也不合适吧?

  为此,我们又定义了“技术可开发资源”和“经济可开发资源”两个术语,按字面理解即可,技术可开发就是“老子想搞还是能搞的”,经济可开发则是更进一步筛选了一下,选出了有经济效益的部分。

  如此科学分析过后,西蔵剩下的经济可开发水资源仅有不到400亿度,原先的总量的3%不到,复杂的地理地质环境,荒无人烟的地区,输电的困难共同决定了这个数字。

  反观第二、三名,倒没受什么影响,凡是蕴藏的水资源,大部分都可以经济开发。

  这两个省份有个共同特点,都正好在高原边上,雪山上流下来的水第一关就是经过这里,而且都有明显的地势梯度,水流势能高,流起来带劲儿,效率高。

  这两位最后的经济可开发资源数据也相差不多,分别是泗川5300亿度,和滇南的4700亿度。

  毫无疑问,

  请收藏:https://m.bqu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