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设定集:甲申战争之前大明水师的建设1_巨舰大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明帝国首先在马尾建设第一座近代化造船厂——船政船厂或称马尾船厂。

  比马尾船厂晚了几个月,尚海的江南船厂破土动工。

  羊城的黄埔船厂则要晚几年,而且规模要小许多。

  ……

  马尾船厂仿造的第一艘新式战舰是千吨级炮舰“万年明”

  万年明级炮舰:“万年明”

  排水量:1300吨,航速10节,10门160磅前膛炮

  本级舰只有“万年明”一艘,取“江山永固,大明万年”之意。

  本舰为风帆蒸汽混合动力炮舰。

  868年服役,一开始主要在福建台澎巡航,并执行一定的运输任务。875年正式编入船政水师。

  后在澎湖海战中被法弥斯舰队击沉。

  ……

  江南船厂仿造的第一批军舰所迈的步子要小一点,他们选择了英格雷样式的小型炮舰。

  艺新级炮舰:“艺新”、“操江”、“测海”

  排水量640吨,航速9节,160磅前膛炮2门

  吨位小,技术相比万年明跨度要小一点,因而虽然晚开工,但反而比万年明早完工两个月,因而“艺新”号成为大明自造的第一艘先进战舰。

  868年服役。北洋、南洋、船政舰队各分配一艘,主要用于训练,让官兵熟悉新式舰船的操作和锅炉。

  甲申战争中“艺新”号在马江海战中战沉。

  其余两舰分别负责渤海海口和粤省的防御警戒任务。

  之后,不按船厂,按照顺序建成的军舰如下:

  ……

  湄云级炮舰:“湄云”、“振威”、“福星”、“靖海”、“镇海”、“镇涛”

  排水量:540吨,航速10节,160磅前膛炮2门

  没什么说头的小型木壳炮舰,869至871年间全部建成服役。

  建成后“湄云”号给了北洋,南洋拿走“靖海”,与各自的艺新级配成小队,任务也基本相同,其他四舰全都留在船政。

  884年马江海战,振威、福星、福胜、镇涛悉数战沉。

  ……

  海晏级巡洋舰:“海晏”、“驭远”

  排水量:2800吨,航速12节,170磅前膛炮2门,160磅前膛炮6门

  说是巡洋舰,但其实更像是武装运输船或者说辅助巡洋舰,吨位很大但战斗力不强,而且有技术缺陷,一直被水师官兵诟病。

  建成后编入南洋水师服役,石浦海战两舰被法弥斯舰队击沉。

  ……

  扬武级巡洋舰:“扬武”

  排水量:1560吨,航速12节,150磅前膛炮2门,70磅前膛炮8门,24磅前膛炮2门

  样式上来看这艘船还是具备浓厚风帆时代风格的巡洋舰,不过技术上已经显得较为成熟,就是火力选择上显得太过单薄。

  872年建成编入船政水师服役,是船政水师旗舰。

  884年马江海战中被法弥斯海军击沉。

  ……

  伏波级炮舰:“伏波”

  请收藏:https://m.bqu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