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三章 大练兵之射击训练_狙击南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山的一片空谷之上,集合着教导营全体学员。//高速更新//前排二十名学员,均为各队之都头、队正、什长等人,人手一支锃光瓦亮的新制火枪。

  狄烈站在大方队的右侧,不断发号司令。

  “立正!枪上肩!”

  “杨奋、杨折冲、杨再兴、何元庆、张荣、贾虎、孟威、高亮、左开、燕七郎……出列!上前三步——走。枪下肩,临战状态,以跪姿盲射,标尺2,目标,五十步外铁甲标靶——射击!”

  随着狄烈一声铿锵号令。砰砰砰……一连串爆响,眼前火光频闪,硝烟弥漫,五十步外的披甲标靶剧烈地摇晃,铠甲上镶嵌的铁叶四下激飞,声势好不骇人。

  周德旺没有说大话,采用了流水线作业后,火枪制造组的确以平均三天一支的速度开始批量生产火枪。其实枪床、枪管什么的,数十名工匠一齐动手,三天时间就打制出了二、三十套,真正制约生产力的还是精密枪机构件的铸造。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工匠加入,加上技术的熟练,很快产量提高到二天一支。

  不久之后,在重赏的奖励机制之下,一名工匠改进了铸模技术,使枪机构件的成品率与产量增加了三倍。总算稍稍突破了枪支生产的瓶颈,已经达到日产三支的生产量了。并且在这件事情的激励下,拉丝机也有了一定的改进,拉出的钢丝,质量也稳定了许多。

  正是得益于工匠们的智慧与汗水。到了七月中旬,狄烈手中已有火枪二十支。估计到八月份,可望突破一百支大关。

  有了二十支枪,狄烈就立即召集教导营学员,正式开始了射击训练。至于杨家兄弟,他们宁愿暂时将骑兵营交给副手训练,也要加入第一批火枪手的训练当中。

  滑膛枪的射击方式与来复枪以及后膛枪的射击方式完全不一样。后者因为命中率大幅度提高,讲究的是点射与散射。训练得好的话,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不是难事。而滑膛枪,因为低命中率,只能使用排列射击的方式。尽可能地形成弹幕,以乱枪毙敌。而且由于前装枪装弹过程比较耗时,要想形成连续不断的火力输出,最少要排成三列,甚至五列,也就是三段射或五段射。

  狄烈自己亲自测试过,最快时,一分钟内可打五发子弹,平均十二秒打一发。之后改进了装药,采用纸包定量包装火药。大大节约了时间,最终最高纪录为一分钟八发,平均不到八秒钟打出一发。在前装枪而言,这样的纪录绝对是空前绝后的。但这与狄烈的强化体质有关,他的速度要比一般人快很多。所以。他只能算是个特例,不具有参考意义。

  三杨与张荣等一众山寨头目,包括教导营大半部学员,经过一周的强化训练,对于火枪射击的步骤流程,都已经称得上得

  请收藏:https://m.bqu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