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九四一章 是清官,也是庸官_寒门状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沈溪笑着摇头:“清官,可不一定代表是能官。”

  “啊!?

  荆越一怔,随即不解地问道:“清官不都是像沈大人这样有本事的官吗?”

  沈溪解释道:“官谓之清廉,是因其不贪不纳,属于生活作风问题,而非体现在办事效率和能力上。清官往往注重声名,对于属官通常较为刻薄,本身无欲无求,岂能苛求其尽心做事?”

  荆越大惑不解,听不懂沈溪这番话的意思。

  清官多刻薄,并非沈溪有偏见,在历史上清官只是一种说辞或者是自称,真正清廉者少之有少,而真正名留青史的清官其实只是一时的权臣和能臣,比如包拯和海瑞,其余大多徒有“清官”之名。

  就连沈溪自己,也在背地里经营生意和产业,这都是非“清官”应该所为,那他沈溪到底是清官还是贪官?

  但一些贪官,除了从百姓手中攫取财富满足私欲之外,他们善于发展民生,搞活地方经济,对于朝廷府库的贡献大得惊人,毕竟有欲求才会有动力做事。

  沈溪从开始就看出来,这任文献只是个没能力的“清官”,要想这样的庸碌知县来给他筹措粮食物资,完全是强人所难,这种事只能他主动去提。

  “收拾好营地,吃过晚饭,随本官到县衙走一趟!”沈溪道。

  “是,大人。”荆越领命而去。

  陪同沈溪造访地方衙门,是荆越最喜欢做的事情,因为跟着沈溪出门有面子,沈溪作为三省最大的官,走到哪儿都被人怕,他可以跟着沈溪出去在那些眼高于顶的文官面前耀武扬威。

  简单吃过晚饭,沈溪带着荆越和几十名亲卫浩浩荡荡往知县衙门而去,任文献刚在后院吃口安生饭,没等他到书房品茗看书,就听说沈溪来了。

  任文献不知沈溪来的目的,赶紧收拾好亲自迎出县衙大门,把沈溪迎到中堂,请沈溪在中堂正座前坐下,而他则站在一边。

  沈溪翻看了一下桌上的书卷案牍,那些治学用的书卷都快被任文献翻烂了,而旁边的公文案牍则基本连封面都没动过,还是沈溪自己把布政使司下发地方要求筹备钱粮的公文给找出来。

  “沈大人,您深夜造访,不知所为何事?”

  任文献一直在等沈溪说话,沈溪坐在那儿翻看公文,等了好半晌,他终于忍不住开口相问。

  沈溪看了看外面的天色,这才刚天黑,就说是“深夜造访”,难道这任文献的作息与他人不一样?

  沈溪问道:“任知县年前可有看过这份公函?”

  任文献接过公函,打开来看了一遍,仔细回忆一下才回道:“回大人,下官看过,不过本县钱粮由县丞负责调度,送往惠州府治。大人……可有别的要问?”

  沈溪问道:“任知县有急事做吗?”

  “这个……并无。”任文献实话实说。

  沈溪心想你当然没事做,不然也不会带着全城士绅百姓顶着烈日在县城外等了大半天,简直是为了场面功夫置百姓安危于不顾。

  沈溪道:“本官今日前来,是跟海丰地方筹措些粮食物资,不知任知县这里可有困难?”

  “啊?”任文献马上哭丧着脸,说道,“沈大人,这……不合规矩吧?下官……下官很难做啊。”

  沈溪打量任文献:“朝廷规矩,不一向是有战事时从地方征调钱粮,可行纳捐预缴之事?难道本官有不遵朝廷法度之处?”

  任文献是清官,但也是个庸碌无为的官员,沈溪知道指望他不上,当下一摆手:“将之前征调钱粮物资的田县丞请出来,本官与他说就是。”

  这个时候,沈溪不会去给任文献留任何面子,他途径海丰县,第二天早晨就会走,谁有闲工夫听你这个酸腐七品官啰嗦?

  任文献虽然觉得面子上有些挂不住,但还是吩咐衙役去将县丞田尧卿给请到县衙。沈溪也不废话,上来就问跟地方士绅征调钱粮之事,田尧卿虽然满脸为难,但还是硬着头皮表示连夜召集地方乡绅商讨征调事宜。

  沈溪最后道:“本官明日四更派人来运,若有人手调度之事需要帮忙,只管与本官开口!”(未完待续。)

  :访问网站

  请收藏:https://m.bqu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