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四一章 翰林院(第三更,谢所有书友)_寒门状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乐轩。柯亭以西为先师祠,祠为南西斋房。向南则为原心亭。过了原心亭,就是翰林院的后门。

  沈溪的工作之所,便是在翰林院后堂的一间屋子。跟后世坐办公室差不多,沈溪虽然只是个翰林修撰,官品不高,不过下面也有几个人为他做事,基本都是翰林待诏和庶吉士,别的人各有差事,基本不会听沈溪差遣。

  不过因为要修《大明会典》,这几年翰林院的人手一直很充足。沈溪作为整理者,很多时候不需要亲自翻阅典籍,要哪个年代的资料,自然有人帮他查证。

  到了中午,翰林院管饭,沈溪跟新认识的朱希周一起到饭堂吃饭。

  说是饭堂,不过是几张桌子拼在一起,因为人多,还得分批次开饭。伙食挺不错,尤其今天是新科一甲前三入职的好日子,翰林院加了三道荤菜,一众同僚见过。上午因为匆忙办公而没行完的礼数,中午跟着就补上了。

  吃过饭临走的时候,有人把朱希周叫到一边说了几句,等朱希周回来时带给沈溪一个消息。翰林院同僚准备下午下班后宴请沈溪、伦文叙和丰熙三人。

  上官到任,下官宴请,哪个衙门基本都如此。翰林院这种做学问之所也不能免俗。

  翰林院史官修撰和编修的职位虽然不高,可一个是从六品,一个是正七品,在翰林院这种地方已属于“上官”,下面的科员要宴请一下,也是为巴结一番,不为将来升迁,也要为自己以后工作考虑。

  这届殿试后翰林院并未从新科进士中遴选庶吉士,翰林院人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只少不多,谁敢保证新来这三位不是“人来疯”?万一这三位没事找事,老是要让下面的人加班加点干活可怎么办?

  作为清水衙门,翰林可没有加班费,同样的俸禄自然是干得越少越好,所以要先把这三位“上官”巴结好,这样日后工作轻省些。

  “就在离翰林院后门不远的清远酒肆,宴请两桌,相信接下来几天宴席不会少,我也能跟着沾沾光。”

  朱希周说这话时,脸上带着笑容。

  难得在清水衙门有吃请的机会,一年里都未必能碰上几回,朱希周作为翰林院史官修撰,与沈溪同级,再高一级到了侍读和侍讲这级别,就不屑于被宴请了。

  在翰林院,能提拔一级就等于平常衙门接连跳上好几级,毕竟正六品的侍读、侍讲上面,就是从五品的“侍读学士”和“侍讲学士”,到了这个阶段,已经可以负责诰敕之事,都有资格入内阁了。

  官大一级压死人,在翰林院中体现得最为明显。

  沈溪在翰林院的第一天,日子过得并不怎么舒心,因为对他而言,英宗朝的那些典章制度有些生涩,涉及到地方一些法规,越看越头疼,这比写几篇四书文还要让人难受。

  这些东西,不是记忆力好

  请收藏:https://m.bii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