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三七章 乡试(下)_寒门状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则是属于应用文范畴,看看考生撰写各种公文行政的能力。

  第一天考试七篇文章,大约要写两千两百字左右,而第二场的考试内容更为复杂。要写三千五百字以上。

  但第二场的要求远没有第一场那么高,就算有的项目不会,只需把文章简单写出来就可以了。

  毕竟仅仅第一场考试五千余考生加起来便有一千二百多万字,同考官还要做到字斟句酌。不能像童生试与科考那样,一目十行、走马观花批完了事,如此一来便挤占了阅卷的绝大多数时间,其他考卷同考官就没闲暇翻阅,指望主考官去看就更不可能了。

  虽然要写的字数更多。但由于沈溪的阅历要比这个时代的人领先太多,再加上经过冯话齐的培训,他对公文滚瓜烂熟,因此日落前就已经完成,反复检查几遍确认无误后沈溪交了卷子。

  第二天出考场,回到客栈,提前在客房等候的沈明堂拿了一封信出来,却是老太太早就找人写好的,自打从家里出发到省城赴考就藏在沈明堂身上,让二人在考最后一场前当众阅读。

  李氏的意思非常明确。叮嘱这届乡试结束后,沈明堂马上带沈明文和沈溪回乡,当天考完,当天就得走,还让沈明堂去福州贡院外接人,显然是怕沈明文考试结束后离家出走。

  沈明文怒气冲冲道:“娘当我是小孩子还是怎么着?我跟七郎能那么不知分寸?”

  沈明堂道:“大哥,娘也是为我们好,早些回乡,娘不用太过挂念。”

  沈明文对这个三弟的品性知道得十分清楚,若说沈明有能跟着他胡闹。这沈明堂对老太太那是言听计从,半点都不敢违背。沈明文道:“老三,你说这省城里的日子过得怎样?可不许违心了说!”

  沈明堂低下头:“挺好。”

  沈明文非常满意地点了点头:“怎么个好法?”

  沈明堂嘴笨,说不出个之所以然来。只是讷讷道:“若家能搬来福州……倒是挺好。”

  因为商会的人对沈明堂礼遇有加,既让他赚钱,还给了他个管事的差事,沈明堂在福州城里吃得好住得好,干的活既体面又轻松,自然想留在省城。

  沈溪见沈明文还想继续诱导他这个老实的三伯。不由道:“好不好也得回去,祖母说了,我们要耽搁的话,回家就得挨罚。”

  老太太说的“挨罚”,就是家法伺候,一顿戒尺招呼在身上。沈明文自己没少挨打,对戒尺有些忌惮,干脆什么都不说了。

  八月十四,考生入场考第三场。

  第三场的考试内容为经论、史论、时务策五道,每道题要求写三百字以上。在沈溪看来,这是为了考察生员们在古今政事方面的见识。

  从第二场开始,考试内容已经不再要求用八股文来写,在作文行文上更利于考生自由发挥。

  也正因为如此,后

  请收藏:https://m.bqu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