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五七七章 账目_寒门状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沈家不缺钱,先不说沈溪控制的商会赚取的巨额利润,仅仅正德皇帝多次赏赐累积起来总价值便超过十万两银子。

  官兵军饷也不需要沈溪来操心,朝廷一直都是足额支付,南京小朝廷更不敢“漂没”沈溪的钱,一文不少地送到新城,然后由沈溪主持下发到每一个将士的账户上,将士拿着凭证可以到新城钱庄支取。

  但新城建设却需要资金持续不断投入,到现在已成为一个相当庞大的数字,支应困难。

  沈溪不得不考虑如何增加进项,这涉及未来半年甚至几年时间新城建设项目是否会顺利竣工,也涉及大明科技是否能有质的飞跃。

  不过对于眼前用度紧张的情况,沈溪早有准备。

  新城开销用度,很大程度依赖于新产品销售所取得的利润。

  之前因宁王叛乱,新城生产的商品流通起来非常困难,现在江西那边危机解除,大江恢复通畅,沈溪也趁机扩大销售力度,争取尽快恢复市场。

  同时他还把新城制造的产品积极销售到全国,如此便可以在朝廷不调拨库银的情况下,使新城实现自给自足。

  不过从道理上来讲,沈溪还是要跟朝廷上奏,表明一下新城目前用度紧张,奏疏很快便发往京城。

  沈溪这份上奏,更像是跟谢迁摊牌。

  奏疏大约用了五天时间传到京城,通政司送呈内阁,谢迁在他位于长安街的小院打开沈溪的奏疏,手哆嗦着把奏疏看完,脸上神色波澜不惊。

  此时谢迁对面坐着的是他信任有加的户部尚书杨一清,这次杨一清听说沈溪有涉及新城用度的上奏到京城,特来求见。

  “南方的战事,终于结束了。”

  谢迁放下沈溪的奏疏后,感慨地说了一句。

  杨一清道:“在下实在不明沈国公之意……不知要从京师调拨多少银两过去才合适?”

  谢迁打量杨一清道:“他要多少就给多少?这种事,最后还是要等陛下定夺,做臣子的不要想太多。”

  这话更像是在搪塞。

  杨一清大概明白谢迁的意思,低下头没有言语。

  谢迁幽幽叹道:“说起来之厚去南边已近一年……这段时间南方经历连番风暴侵袭,好在北边波澜不惊,可老有人喜欢自作主张……”

  杨一清听了谢迁的话,先是一怔,随即明白谢迁说的是谁。

  并不是沈溪,而是之前绕过内阁,对朱厚照直接上奏的三边总督王琼。

  杨一清知道谢迁虚报西北军情,逼迫朱厚照返回京城,结果却被王琼的上奏揭破,现在朱厚照回京路上吃喝玩乐,一点儿也没着急赶路的意思,如此一来恐怕短时间内很难返回。

  谢迁的不满基本源自于此。

  心里门清,但杨一清却故意装糊涂,道:“照理说东南沿海战乱已平,连宁王也已作古,此时更应休养生息……却不知为何沈国公非要滞留

  请收藏:https://m.bii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