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〇九四章 体制内_寒门状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沈溪的成见为何会如此大,连合则两利的大局都不顾,简直就是个偏执狂!

  既然发现提议不合张苑之意,臧贤也就不再提这个问题,问道:“张公公觉得谁来当礼部尚书,可以为公公所用?”

  “这一点咱家还没想清楚。”

  张苑摇头道,“两个礼部侍郎……咱家跟他们没什么交情,就算提拔起来也不会领咱家的情。而翰林院那帮人,咱家也不熟……其实最好是翰林院的人主动前来投靠,咱家才可以放心帮他一把,促其执掌礼部,如此六部中有了咱家的声音,许多事情才好办。”

  臧贤仔细想了一下,道:“请公公放心,只要您一句话,小人这就试着去联系翰林院那些侍读、侍讲,总归能找到愿意为公公办事的人。”

  ……

  ……

  张苑借白钺致仕一事,试图在礼部培植势力。

  除了礼部外,张苑还想在别的衙门安插党羽,可惜如今朝堂基本都是沈溪和谢迁两方角力,他根本插不上手。

  现在六部除礼部外,户部尚书杨一清,这个人很难琢磨,本身是沈溪推荐上位,却主动投靠谢迁,而且表现得忠心耿耿,旁人很难拉拢。

  而工部尚书李鐩、刑部尚书张子麟相对来说跟沈溪走得近一些,跟谢迁纯属敷衍和客套,这两位一个是刘瑾当政时就在位,另外一个则是沈溪提拔的“阉党”,跟沈溪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张苑难以入手。

  至于兵部和吏部,一个是沈溪亲自掌控,另一个是六部之首,不是一般人能够染指,张苑连一丁点儿心思都不敢有。

  对张苑来说,拿下礼部对他彻底掌握朝政大权有难以想象的好处,要知道礼部背后是整个翰林体系,控制礼部相当于控制舆论,与天下读书人的利益紧紧地捆绑在一起。

  白钺请求致仕的时间段,恰好是会试举行前,随着京城冰雪消融,各路士子云集,朱厚照根本就不管科举的事情,一应事务完全交给两个主考官……也就是梁储和靳贵来处置,翰林院从上到下都忙着参加各种宴请,这会儿突然传出白钺要致仕,引发的关注可想而知。

  其实这已不单纯是一个礼部尚书的问题,只要尚书之位出缺,自然会有人顶上去……这跟别的衙门不同,礼部尚书在实际操作中只能从翰林出身的官员中拔擢,选择面很窄,如此便形成一种自上而下的更迭,谁能把握好机会,就能获得升迁,这对那些在翰林院中苦熬多年的官员来说,算是天大的事情,就连会试也没那么着紧。

  如此一来,谢府门槛再次被人踏破,许多人希望从谢迁嘴里获得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可惜的是这位首辅大人根本就不允许白钺致仕,自然不会给上门来的人好脸色看,搞得许多挨了训斥的官员莫名其妙。

  沈溪虽然在朱厚照跟前拥有很高的

  请收藏:https://m.bii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