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九六〇章 沈溪挂帅_寒门状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扎得更为激烈。

  大理寺卿张纶正要过来问话,却被沈溪伸手阻拦。

  沈溪朗声道:“陛下圣谕已下,案子将由本官审理,之后陛下会派员监督,甚至可能会亲临刑部审讯刘阉。”

  “那陛下……”

  洪钟等人都迫不及待想知道朱厚照如今人在何处。

  这会儿的情况是,京城内兵马调动频繁,伴随而来的便是流言四起,官员们口口相传,都说有叛乱发生,但雷声大雨点小,没谁真正看到叛乱,倒是传说叛乱贼首刘瑾被皇帝下旨捉拿,并押送到刑部衙门。

  三法司的官员如今但凡在职的,跟刘瑾多少都有关系,不是刘瑾派系的,就是给刘瑾送过礼,虚以委蛇,真正独善其身的人几乎没有。

  沈溪道:“陛下已回宫,临行前交待由本官全权负责查案,尔等听命行事便可。”

  “是!”

  三法司的官员屁股都不干净,这会儿只能俯首应承,全力配合沈溪断案。

  “升堂!”

  沈溪没在院中过多停留,一抬手喝令一声,顿时刑部大院内安静下来。

  沈溪带着王陵之进入大堂,刑部尚书刘璟、侍郎张子麟等人退到一边,看着沈溪这位由朱厚照亲自委命的主审官坐到大堂中央的案桌后。

  若是换作弘治朝,沈溪这么做早就被人质疑,但此时情况却完全不同。

  朝中那些老家伙,到正德二年年底,已没剩下几个了,就算还在也是那种通过贿赂刘瑾升迁起来,而弘治朝的尚书、阁老,除了谢迁外已没任何一人,就连工部尚书李鐩如今也换成了毕亨。

  沈溪在朝中地位,反而从新人变成“元老”,到底沈溪在弘治朝便已顶着兵部尚书衔在西南剿灭地方叛乱,如今六部尚书中,论履历沈溪不必任何一人差,论对朝廷的贡献更是无出其右者,故此在场的刘璟、洪钟等人只有听命行事的份儿。

  等沈溪高坐公堂,三法司的官员围绕到了大堂前,他们没有座位,只能站在那儿听审。

  平时刑部大堂不会审案,这次却是例外,因为受审之人乃是朝中人称“九千岁”的大宦官刘瑾。

  而沈溪调用的衙差,也不是刑部衙门的差役,而是沈溪带来的亲兵,由朱起领班。

  “带人犯!”

  沈溪一拍惊堂木,声音洪亮,杀气腾腾,把周围的人吓了一大跳。

  如同县衙公堂审案,粗看起来显得有些潦草,但因为这里是刑部大堂,映衬着头顶“明镜高悬”四个字,显得异常庄重。

  “威武……”

  沈溪的亲兵可说多才多艺,看起来跟普通兵士无异,但有沈溪这个思想古怪的上官随时指点,涉猎之广旁人难以想象。沈溪选拔亲兵有个标准,不识字的不要,以至于能留在身边的都久经考验,任何时候都能撑得起场面。

  随着号子声响起,刘瑾被朱起和几名士兵押上公堂。

  公堂内

  请收藏:https://m.bii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