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六五五章 应对之策_寒门状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大问题。”

  李东阳和王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谢迁却有不同看法:“刘少傅所想怕是不太容易。此次主动引退恐非萧公公所愿,其中蕴含深意诸位难道不明白么?怕是陛下觉得手上权力不够,对朝事无法把控,这才起意动萧公公……”

  一句话就直指问题核心,刘健沉吟一下,问道:“于乔如何看待此事?”

  谢迁瘪瘪嘴:“以我看来,陛下此番怕是要以亲信掌司礼监,不是刘瑾就是张苑,亦或者从过往的东宫常侍中选择一人。这些内侍跟内阁关系疏远,将来内阁所做票拟能否过朱批一关,就要看是谁被提拔起来……反倒不若强行挽留萧公公,驳回陛下御旨。”

  李东阳惊讶地道:“于乔竟如此认为?以于乔看来,陛下此番已跟太后议定之事,内阁直接阻断,是否会招人话柄?”

  刘健缄默不言,和李东阳、王华一起看向谢迁,好似在等谢迁拿主意。

  谢迁明白几人有推他作出头鸟之意,但他久不上朝,对于掌控权力没有强烈的意愿,说话虽然直白和难听,但出发点却是为维护文官集团的利益。

  谢迁道:“你们不说,那我来说。总归要有人出言挽留,难道陛下让萧公公主动请辞,朝中上下连起码的挽留都没有?君臣之义何在?”

  刘健和李东阳对视一眼,随即点头:“于乔言之有理,那便由于乔领朝班提出挽留萧公公……之后太后会亲临奉天殿议事,若太后坚决不允,挽留之议便作罢。宾之,你认为宫中各司太监中,谁人担当司礼监掌印一职?”

  或许刘健意识到萧敬退下来几不可逆,开始寻求别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在朝中选择跟内阁关系亲近的太监顶替萧敬。

  李东阳摇头:“刘少傅,既然陛下提出更迭萧公公,定已有心仪之人选,我等在此商议怕是无用。”

  刘健语气阴冷:“不能总让陛下任性妄为。萧公公以顾命大臣之身自司礼监掌印位置上引退,本就不合先皇临终遗命,若不以贤能之人接替执掌司礼监,朝中怕是要出乱子。如今朝事正逐渐步入正轨,明年当以海晏河清之势开启新元,若经此一事,许多定下的事情便会横生波折,这罪过可不是我等能承担……”

  王华问道:“刘少傅可有合适人选?”

  “嗯!?”

  刘健看了看王华,再看看谢迁,就算真有人选也不方便提出来。恰在此时,有太监到文渊阁传诏:“几位阁老,陛下在奉天殿升座,请诸位阁老前往参议朝政。”

  刘健挥挥手:“知道了,之后便会跟文武大臣同去。”说完正要起身,李东阳却拦住他,似乎有话要讲,刘健看这架势,

  请收藏:https://m.bii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