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78章 俞次辅你是十万个为什么吗?_皇兄何故造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78章俞次辅你是十万个为什么吗?

  面对俞士悦的感叹,于谦却是云淡风轻,端起茶盏轻轻抿了一口,道。

  “俞兄谬赞了,不过无愧于心罢了!”

  二人默契的不再谈起刚刚的话题,毕竟,这种事情到底该怎么做,涉及到未来的前途发展,即便他们二人是老友,也该点到即止。

  何况,于谦的心里也十分清楚,这么大的决定,俞士悦一时之间,肯定是做不了的,须得回去细细思量一番,方能决断。

  同样呷了口茶,俞士悦倒没忘了自己今天来的正事,沉吟片刻问道。

  “廷益,如你所说,今日出了此事后,太子殿下也算是在朝廷上下露了一回面,未来一段时日,只怕朝中有不少人,会持续关注东宫。”

  “你今日既随陛下出宫,陪伴左右,可看出了什么?”

  这个话题同样十分敏感,以至于俞士悦问的都十分模糊。

  但是于谦显然是听懂了。

  朝廷上下关注东宫不算什么,真正重要的,是天子怎么看待,怎么对待东宫,这才是最关键的。

  所谓储君,就和天子一样,一举一动都不是自己的事,而是国家之事,太子的身份,更重要的是代表着一种政治意义。

  所以,太子随手救下一个小小的乞儿,会被朝堂上下称颂心怀仁爱,德彰垂范,连带着一众东宫属官都得赏赐,被视为朝廷之喜。

  当太子成为太子的那一刻,他就已经不是一个孩子,而是整个国家的储君了。

  德行出众会被称颂,与之相对的,犯了错,自然也会被摆到朝堂上,被众臣认真的审视。

  原本太子还小,虽然出阁,但是朝事繁多,朝臣们也不会过多关注。

  但是,这次出宫,显然是太子在众臣面前,展示了属于自己的政治形象,无论是自愿还是被推出来,终归,像俞士悦所说的那样,经此一事,太子算是真正站上了大明的政治舞台。

  当然,这其实无非是早或晚的问题,太子殿下既然出阁读书,迟早会面临这样的状况,然而,即便如此,在俞士悦的眼中,这次亮相,还是过早了些。

  如果说是威慑,那么俞士悦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威慑!

  只不过,这份威慑能有几分,恐怕要打个问号。

  现在太子府初建,大多事情都是俞士悦亲力亲为,所以有很多事情,自然也只有他才知道。

  比如说,他在太子府待得越久,就越能清楚的感知到一个事实,那就是,太子对于太上皇和圣母来说,是完全不同的。

  其实这一点,早在最开始初议太子出阁的时候,就已经隐隐有所体现,要知道,当初为太子蒙学,是圣母首倡,但是事实上,她老人家是反对太子出阁的。

  不然的话,也不会因为天子大封太子师傅而急急去信,唤太上皇归京,然而真正等太上皇归京之后,圣母却

  请收藏:https://m.bii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