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60章 临危受命,直浙总督_明王首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由南京兵部尚书王守仁担任直浙总督,全权指挥战事。徐晋虽然有常胜之名,但毕竟姜还是老的辣,王守仁用兵诡奇,一举剿灭了为害几十年的赣南群盗,数年前更是镇压了宁王造反,战绩辉煌,同样从无败绩。

  小皇帝朱厚熜内心自然是倾向于用徐晋的,而且对徐晋有着极大的信心和绝对的信任,但是如今情况凶险,延绵万里的战线,倘若徐晋驾驭不了,必然会将战争拖入泥潭之中,动摇大明的国本,若这时内地再有叛贼作乱,再加上北边虎视眈眈的靼子乘机南下,那大明危矣!。

  正当朝中两种意见相左,小皇帝朱厚熜举棋不定时,王守仁却能掐会算一般,以八百里加急上了一封奏本,举荐徐晋为直浙总督,统管沿海数省所有军马。

  这样一来便没什么好争了,两个侯选人,结果其中一个侯选人却极力推荐另一个侯选人,而且还条理清晰地列出了几大理由。

  于是乎,老王的一封奏折一锤定音,朱厚熜爽快地同意由徐晋担任直浙总督,全权负责沿海战事,杨廷和也爽快地拟了圣旨。

  兵部立即铸制直浙总督关防,并授予旗牌,随同圣旨一道加急送上浙江嘉兴,有了兵部旗牌,徐晋便有权调动战区内所有军队,包括一切与军队有关的物资。

  户部尚书孙交也不含糊,尽管国库不宽裕,还是勒紧裤头带挤出五十万银子作为军资备用,并且,徐晋之前缴获那批价值七十多万里的财货也不用归库了,直接充任军资。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王守仁那封奏本中,除了举荐徐晋为直浙总督外,还提议兵仗局派出工匠到南京军器局,就近铸造第三批第四批燧发枪,以支援前线官兵。小皇帝朱厚熜立即就同意了,内阁也通过了该提议,但造枪的花费得南京方面自己想办法解决,国库实在挤不出银子。

  此刻国难当头,但值得庆幸的是,满朝官员都能团结一致,不添堵,各部门有钱出钱,有人出人。不得不说,嘉靖初年,杨廷和当权这段时期,整个朝廷的吏治风气还算极好的,只是大礼议之后才形成了剪不断理还乱的党争。

  嘉靖二年七月初五,皇上的圣旨和兵部的旗牌终于送达,奉旨钦差徐晋再次临危受命,担任直浙总督,手握大明沿海数省军政大权。

  嘉靖二年七月初十,徐晋在五百营的护卫之下离开崇德县,将帅帐设在了浙江省治杭州府城,正式升坛调兵遣将。正是:风雨潇潇濯九州,浪淘天地入东流。却余人物淘难尽,又挟风雷荡贼寇。

  且说,自从倭贼在六月二十六日那天发动,如今已经过去了半个月,形势更加凶险了。

  五峰船主王直已经占领宁波府沿海两个小县,甚至把战火烧到了福建,对外号称五万大军,而且,王直甚至在金塘

  请收藏:https://m.bii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