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三十章 初讲_太玄仙道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玉凌子败退,不只是声名上受损,虽未丧生含光之下,却身受重伤,剑意纠缠体内而驱除不得,长此以往,且不说境界衰退,更有殒命之险。

  或是天意照拂,机缘巧合之下,玉凌子与智念结缘。随后智念耗费百年时光,以佛法感而化之,方助玉凌子彻底恢复如初,二人从此结为挚友。

  对程孝先而言,玉凌子之事只不过令他已然辉煌无比的事迹更添荣耀。哪怕这种荣耀是那么的惊世骇俗,与众不同,他也不会对过往之事属意太多,那不外乎是他璀璨人生中的一段插曲。由此他无胜者的自矜,亦无败者的羞怒。

  ……

  耀日清风之中,宋渊与程孝先缓步走入阁楼。

  唐易起身相迎,宋渊歉然道:“道友久等。”

  “道兄客气了。”唐易笑言。以宋渊如此修为地位,对自己已然很是礼让。

  三人言谈几句,而后程孝先相陪唐易,宋渊抬步出楼,于虚空之上步步前行,至一高处凌空而立。

  宋渊凝立之处,足下突然凭空显现出一柱圆石,迅猛增长!直至足有数十丈之高才戛然而止。其上蒲团一顶,待宋渊落座,未达还丹的修士皆齐齐行礼,口唱:“拜见真人!真人金安!”

  宋渊含笑点头,袖袍一招,点点金星倏然而生,纷纷化入众修体内。这金光并非何等神通,却是一道妙法,能助修士凝神静性。

  “静”之一字,言难亦难,说易也易。恰似沉心守神,消去它念,若刻意而寻,则失了真意,或行或卧,并不局限,自入空寂,便如澄海清明平和。

  行且不说,但无论道佛两家,于卧字之静可算得了其中真意。一寻常弟子,这静坐静卧皆不在话下,只是能维持多久,便看自身心性与各家门派手段。

  譬如广元派弟子,平日里修行之余,多是研习道论真言,甚少有对杀伐神通感兴趣者。是故长于感悟,善于守心,而拙于争斗,寻常练气弟子静坐,能得十数天而不稀奇。

  曾闻门中有一奇才,于筑基初期而静坐,一望云海数十年,等再起身时,便已入得后期境界。

  故此,寻常情况下,修士静心乃很是容易,但论道之会则有所不同。不至还丹者,一是听论他家之言,难免会生些冲突不适,或许陡升浮躁之感,再者若有宗师对辩,极易影响心神,难守本心,听这家之言极为有理,闻那家之论大感认同,如此反复来回,左右摇摆不定,以致走火入魔。而这金光静心,则能避免此类状况发生。

  待金光入体,众人感受心性愈发通明平和,遂起身再拜:“谢真人!”

  宋渊微微点头,而后说道:“承蒙诸位道友莅临,今日谈玄论道,乃贫道之幸,亦碧落盛事!修行盛事!区区不才,愿诉一人陋得,引方家玉言。”随后又朝听道群修言道:“细心体悟

  请收藏:https://m.bqu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