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章 入局_宋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巡检不愧为太学才子,就是高明!’火光下,弓手和乡勇们一边各自散去,一边在心中暗自赞叹。

  虽然总计相处才半年多一点儿时间,金牛寨的大多数弓手和乡勇们,却已经打心底认可了自家这位年青的巡检。

  睿智,捞钱的办法多,从不吃独食,懂得变通。更难得的是,还让大伙在周遭百姓眼睛里的地位,齐齐拔高了一大截。

  要知道,自古以来,吏都不是一个受尊敬的职业。老百姓害怕小吏背后的官府,心中却对他们本人充满了鄙夷。

  虽然每当有弓手和乡勇的职位出现空缺,争抢者都会打破脑袋。但是,大伙图的都是当小吏能带来的收入和外快,而不是觉得这个职业有多体面。

  甚至,有几个自称耕读传家的大姓里头。不愁生计的族长和爷叔们,还会对担当小吏的晚辈,冷眼相待。仿佛他们拖累了整个家族的声望一般。

  然而,这种情况,在最近几个月,却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

  随着那些鸡毛蒜皮般的小官司,被新来的韩巡检用各种匪夷所思的办法解决。随着找牛,找羊,打野猪,掏狼窝这种杂七杂八的琐事被处理,周遭百姓对待金牛寨的弓手和乡勇们,态度明显变得热情了许多。

  以前百姓见到弓手和乡勇,基本就像躲瘟疫,实在躲不开了才会勉强打个招呼,但是脸上的笑容却比哭还难看。

  现在,虽然百姓们还是不愿意跟弓手和乡勇们打交道,至少躲得没那么急了。偶尔面对面碰到,还会多少给个笑脸儿。

  特别是在韩巡检的才子之名传开之后,周遭百姓对弓手和乡勇的态度,又上了一个台阶。

  虽然这种改善,有很大程度是爱屋及乌,但是仍旧让“乌”的社会地位,提高了许多。

  而那些自诩为耕读传家的地方大姓,对待家族中迫于生计去金牛寨当小吏和乡勇的晚辈,态度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偶尔族中某位长辈举行寿宴,以往被另眼相待,只能自觉靠门口就座的小吏,竟然也有了被族长叫到跟前坐下说话的资格。

  虽然,大多数情况下,族长问到的话题,依旧是关于金牛寨那位才气过人,“根子”据说也很硬的韩巡检,并且经常叫错小吏的名姓。

  可能在家族聚会中座位靠近核心,能够得到族长和爷叔们的关注,又有哪个晚辈会拒绝呢?

  况且,也不是所有族中长辈,都那么老眼昏花。有个别家族中的爷叔,就看得相对长远。

  大抵是,觉得能写出“滚滚长河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才子,不会永远蛰伏于穷乡僻壤吧。

  能够太学上舍就读,还有一位师兄手眼通天的才子,肯定也不会做一辈子从九品巡检。

  而万一哪天韩巡检发迹了,做到了县令,知州,通判,乃至转运使,身边总得带几个用得

  请收藏:https://m.bqu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