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四章 谋房_重返197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与“小媳妇儿”两口子的感受相似,这段时间,宋局长和常局长也被洪衍武从他父亲那儿现学现卖的学问给“震”了一下子。

  因为尽管京城各单位为了响应市委传达下来的上级政策,已经拉开了大兴土木的序幕。各自都准备着手建房,先解决一部分职工住房问题。但洪衍武对房子仍旧会越来越短缺的判断却是一针见血。

  他的理由是,为响应“伟人”讲话,一拥而上的工程会占用大量资金,而后续却无从补充。另外,建筑材料被耗尽库存和生产力不足也是很现实的问题。再加上越来越多的返城知青已到适婚年龄,谁都迫切需要房子成家。这一切因素聚集在一起,致使房子问题根本无解。居民住房紧张,仍旧会是长期的社会问题。

  仔细想想,两位局长谁都不能不承认,逻辑推理准精且独到,面临的情况确是如此。

  不过洪衍武特意找他们说这事儿,可不是为了故作惊人之语来自我炫耀的。而是作为情感的回报,好心提醒两位局长为日后做些筹谋。

  照他的看法,宋局长的衙门口权力下降难以逆转,而且又刚刚升到这个位置,那么再继续高升和换位置的可能性都不大。与其日后在仕途上耗心力,在权术上瞎较劲。不如先给自家弄几套房子划算。

  而常局长呢,岁数已近退休。俗话说,权力不用,过期作废。再不想办法就更赶不上趟儿了。

  当然,他的好心好意一开始也不是很顺利就被两家人完全接受的。

  宋家人是因为早已经给宋国甫准备了一套三居室。再加上他们自己的住所也是个三居室,认为两套房子满够了。

  特别是宋夫人听见他们的讨论,还插嘴说,“房子再多有什么用呢?不但要维护修理,还要交房租呢。”

  这种价值标准让洪衍武一下就笑了。

  他当然知道老娘们最在乎什么,就说,“阿姨,房子恐怕是当下最难用钱买到,用权力最容易解决的必需品了。分房讲究论资排辈。职称、工龄、学历、户口啊,都量化成分数,然后按累计得分排名。可实际上呢,怎么分还不是领导说了算?普通人为难的事儿,在您这儿就是轻而易举。这就是长期存在、苦乐不均的现状。”

  “阿姨,您别忘了,计划生育政策的前提是人口失控,知青回城连每人安置个工作都做不到,这就是说房子再多也没有人多。现在上面为什么要鼓励私人买房呀,不就是分配制度进行不下去了吗?要是以后万一有变,说彻底不分配公房了,那先分到的不就占了大便宜了吗?没弄到手的不就吃大亏了吗?”

  “还有,您光看见那点房租了,可您也得想想,您一个月电话基费就得十五块钱,这么一比,那几块钱房租算个什么呀?房管局要给您修一次下水道或者

  请收藏:https://m.bqu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