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06章 坟墓_帝国的朝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六号炮台位于符拉迪沃斯托克要塞筑垒地域东北方,该段向外突出近一公里,与2号炮台一般,构成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前置突出地带,其既可向进攻部队实施炮火压制,又可以此为突出部,向进攻部队发起反攻。而在另一方面,尽管其与七号炮台以及五号炮台互相配合,但受限于地形却又有多处地形死角,便于迅接近俄军阵地,突破后又易于向纵深进攻,而俄军控制五六号炮台便于对东北军阵地观察,对东北军兵力调动和作战意图等有着极大的威胁。

  也正因为这一系的原因使得无论是东北军或是俄军显然都意识到五六号炮台的重要性,这里是东北军必攻之地,也同样是俄军的死守之地,每一个人都非常清楚,五六吃炮台易主对于双方而言意味着什么。

  也正因如此,几乎是在东北军接近符拉迪沃斯托克要塞筑垒地域之后,这场战役既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相比之下,先前的阵地战几乎是不值一提的。

  如血的夕阳下西伯利亚第七师师长康德拉夫,离开深入山体的钢混掩蔽所,站到掩蔽所的前的防护沙袋后方,他的神情凝重的俯视着第十三旅驻守的五号炮台,从西北可瞰制中国军的进攻准备,直接威胁到他们的主力侧翼。

  为了加强六号炮台的防御,司令部将十二门海军速射炮增强至少六号炮台,而五号与六号炮台之间地的“星堡”,则增加了六门哈乞开斯速射炮,引外还派出了最出色的工兵专家指挥加固工事,消灭星堡与炮垒之死角。但看着眼前几乎被中国人的重炮荑平数尺的防御阵地,他的心中不禁涌起些许忧虑。

  “希望能够阻挡他们吧!”

  当置身于的“眼镜蛇堡”的康德拉夫祈祷着自己的部队能够阻挡中国人的进攻时,在铁路北侧一片山坳之中,上千名官兵却正在忙碌着,在那坚硬的冻土上,战士们用人力挖出了多达二十四个巨大的炮垒,每一个炮垒都用大型枕木加垫出近一米厚的缓冲层,随后重达数十吨的305毫米攻城榴弹炮,才在马拉人推中运至炮位上。

  组建攻城重炮阵地从来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这些带有运输轮的重炮还好,至于那十二门从海军借来280毫米臼炮的转运无疑更为麻烦,以至于不得不折散件采用更为原始的滚木运输的方式运输,如果这般忙活了六天之后,攻城炮兵部队终于完成了他们的工作。

  幕色中的重炮阵地显得分外的壮观,二十四个巨大的重炮阵地上,攻城重炮的炮管直指向天空,尤其是那十二门305毫米攻城榴弹炮更显得极为壮观,其矮粗到不成比例的炮管加上巨大的制退机筒使它们显得外肥大,它们一个个张开洞穴般的炮口对着天空。

  当东北军开始着手准备对俄作战时,

  请收藏:https://m.bqu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