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6章 取舍之间(求月票!)_帝国的朝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炎热的夏季匆匆过去了,西山峰岭浓密的林被秋风染红,京郊大地上的高梁黄了,收获的季节到了。辛苦了一年的农夫佝偻着腰,翘着脚尖托起谷穗掂掂分量,掐下几粒高梁谷子放在嘴里嚼嚼,瘪瘪的、完全没有往年的饱满,甚至就连那红通通的高梁穗儿,也是轻飘飘的,这一切无不是征兆着不祥。

  放下那红通通的看似和往年没有什么区别的谷穗,然后那满面皱纹、衣着破旧的的老农,瞧着那将要收成的高粱地便发出一声无奈的叹息,那叹息声中全是对年景的忧愁。

  唉,老天爷也怜惜庄稼人,半年不见雨滴儿,哪来的好收成啊!

  老农甚至回想起当年来,虽说他没经历过那些“当年”,没经历了所谓的“太平盛世”,可却也听人们这般说过,听旗营里的人说道着往夕的年景,天子脚下的这片土地,曾经有过多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好年景?

  不要说遥远的康、乾盛世,就是当今皇上登基以来的头二十年,大清国也还是海晏河清,天下太平,京师二十里以内,地亩永不干旱,庄稼连年丰收。是了,那会似乎高梁能多收个几斗。

  甚至就是早些年,不都有民谣在那里唱着吗?

  “光绪坐龙楼,五谷田丰收,四海民安乐,福如长水流。”

  可这一切现如今都变了模样,尤其是三年前的“壬辰之乱”之后,这天地纲常便失了主张。非但外臣以下犯下,夺了大清国的祖兴之地,扰了大清国的龙气不说,国家也跟着伤了元气,一干乱臣贼子更是居心叵测的盘据地方,行以割据之实,这可不就是乱了天地纲常嘛。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天地间最基本的纲常,就这般被打乱了,这老天爷,自然也就瞧不下去了,也雨露不施的惩治起这天下无君无父的乱臣贼子来,全不顾遭罪的都是苦哈哈的老百姓,这光景自然也是一年不如一年了。

  “哎,老天爷啊,你咋就不长眼啊!”

  老农们抱怨着,对于这些百姓的来说,皇帝是满洲人还是汉人似乎并不打紧,打紧的是别影响着这年景,而对他们来说,这开年的时候,皇帝也祭了天,按道理这今年的年景应该很好才是,至于是荒年、是灾年,那责任全不在皇帝,而在朝中有奸臣或老天不开眼了,就像眼下一般,奸臣当道之世,老天又岂能开眼。

  实际上,当类似的文章于新闻纸上刊登的时候,着实让四九城里的人们感叹一番,言道着还是乡民识忠,甚至于就连同紫禁城中那位在太后再次垂帘后而心情不佳的皇上,心情也跟着好了许多,言道着公道自在人心。

  当然,于他看来这奸臣最好能再加一个“母鸡司晨”,怕也就更美妙了,不过,这也就是一想罢了,对于怯懦非常光绪而言,他知道,有些事

  请收藏:https://m.bqu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