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3.卢象升求援_明末之兴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少商品都能够卖出去,只要质量不是太差。

  比起华夏,欧洲人除了在殖民地进行原材料掠夺,在物资生产上完全落后了几条街。至于东南亚、印度次大陆、非洲和中东,甚至连欧洲都比不上。

  华夏生产的瓷器、丝绸、布匹、茶叶等都是在海外非常畅销的商品,这些年从金州军手里卖出去不知道多少,也使得大明的海禁完全成为一个笑话。

  有需求就有生产,江南各地原本工商业就比较发达,现在有金州军牵头开展海外贸易,更是大大的促进了江南的繁荣。

  经济的繁荣使得江南的社会比起大明的其他地方更加稳定,百姓们至少能够吃饱穿暖,不像北方的百姓朝不保夕、饿殍遍地。

  特别是河南,在李自成大军的肆掠下,几乎到处都是战火。没有人去生产、去制造,有的只是杀戮。

  朝廷在河南现在还能维持统治的只有开封等寥寥几个大城,派去围剿李自成的官军接连战败,朝廷已经束手无策。

  特别是李自成几次带兵围困开封,已经使得朝廷知道再不采取措施,中原之地将不复朝廷所有。

  这个时候有人想到了被解职在家的卢象升,提议起复卢象升,让卢象升带领兵马入河南作战,扑灭李自成的叛军。

  崇祯现在也是无计可施,一道圣旨下给了卢象升,命卢象升督师,总督河南、山东、湖广兵马,讨伐李自成。

  甚至因为战事紧急,崇祯连卢象升进京面圣的功夫都省了,让卢象升直接上任。

  接到朝廷的圣旨之后,心忧天下的卢象升没有推脱,马上接受了任命。

  只是摆在卢象升面前的问题是他手上没有能打的军队,各地的官军早就不堪使用,凭他们去剿灭李自成无异于痴人说梦。

  所以卢象升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请朝廷调关宁军和宣府军协助他入中原平乱。

  朝廷也知道如果不给卢象升一些支持根本无法完成平定中原的任务,所以将宣府镇杨国柱所部、关宁军马科所部调派到卢象升麾下,协助卢象升平乱。

  其实朝廷还想调更多的关宁军南下作战,毕竟鞑子现在的威胁已经小了很多,这一年多难得的没有与明军发生什么战事,完全可以抽调更多的兵马南下。

  只是洪承畴心中也有自己的小九九,他现在已经将关宁军视为自己的禁脔,真要带领关宁军主力南下平乱,那主将也应该是他自己,而不是卢象升。所以洪承畴借口满清威胁尚在,不宜抽调更多兵马南下为由将关宁军的主力留在了辽西。

  关宁军其实也不想南下平乱,与农民军打仗并不能为关宁军带来什么收益。而且在中原作战掣肘很多,一点也不爽快,甚至连补给都有可能遇到困难,还不如在辽西自己的地盘上待着。

  所以关宁军也乐得有洪承畴顶在前面,他们依

  请收藏:https://m.bqu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