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三章 文宣司,来吗?_明末之兴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维护自身的统治,只是最后尾大不掉罢了。

  在鲁若麟的论调里,人才可以分为技术性和管理型,以及综合型。管理型人才的职能在于统筹协调、调度指挥、统领全局。技术型人才专于某项技术,是各个行业的精英。综合型人才是掌握技术的管理型人才,也是最难得的。

  兴汉军能有如今的局面,各种类型的人才均衡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最主要的是鲁若麟对人才的定义完全超出了李富川等人的认知。

  不同于大明将那些拔尖的读书人称为人才,在兴汉军,只要是在各行各业里拔尖的都可以称为人才。他们可以是工人、医生、老师、水手、工匠、军人、农民,当然也包括官员。人才的定义是比普通人创造出更大的价值,甚至可以改变一个行业,引领时代的发展。

  就比如徐班,他的很多发明和创造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并且因为他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将很多经验性的技术转化为了文字,可以使技术得到更大的推广和应有,对整个行业的引领作用是巨大的。他的价值对于鲁若麟来说,比一个状元都高。

  大明人口亿万,又有多少个徐班被埋没了呢?

  诗词文章可以培养品德、修身养性,但把它作为人才和做官的唯一标准就有些过了。兴汉军里就有很多不善诗词的,他们一样表现的很优秀,是兴汉军不可或缺的中流砥柱。

  就好比李定成,读书的天赋只能说一般,但据鲁若麟了解,李定成其实对于经商更感兴趣。只是这种兴趣被李富川给压制了,也不敢表露出来,只能抱着书本死啃,期望能够中举。

  如果李定成等人不把自己局限在科举这条死胡同上,从事自己擅长的行业,获得的成就绝对不会比毫无希望的在科举上蹉跎一辈子差。兴汉军里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就看他们怎么选择了。

  随即鲁若麟将话题转到了李雪晴和柳如是身上,直言在他看来,李、柳二人的诗词文章天赋是在场众人中最高的,自己绝对是远远不如。哪怕是拿到大明去论,也比九成的人更有天赋。如果不是大明禁止女性科举,中进士真的不难。

  这话说的李雪晴和柳如是连连摆手说不敢,李定成等人则是面有愧色,也无力反驳。李柳二人已经证明了自己的才学,确实不是自己等人可以比的。

  所以并不是女子们没有才,而是被世人给限制和禁锢了。一旦解开了她们身上的牢笼,她们所能爆发的能量一点都不比男人逊色。解放了这些女人,兴汉军可以获得人才的基数就增加了差不多一倍,也有了更多的人力投入到生产,这是非常划算的,无非是抛弃一些傲慢和偏见。

  鲁若麟甚至打趣,如果柳如是愿意入职兴汉军,自己可以任命她为文宣司的副司

  请收藏:https://m.bqu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