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八十八章封魂坛_点天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顶点点天灯!

  叮当当!叮当当!

  引尸铃清脆的铃声,跟村民们的唱腔交融在一起,衬托出一种厚重的悲凉意味。

  我和磊子领着十一个喜神走进村寨,两个村民提着纸糊的白灯笼,在前面为我们带路。

  片刻以后,将我们带到村寨央,一座规模较为宏伟的吊脚楼前面。

  吊脚楼门口,立着两个火堆,上面挂着两口吊锅,锅里燃烧着熊熊烈火。一个鹤发须眉的老者站在门口迎接我们,老者约莫有七十岁高龄,两鬓花白,身材比较瘦小,穿着土家族传统的服饰,琵琶襟上衣,头上缠着青丝头帕,苍老的手指上戴着雕刻着奇怪纹饰的银戒指,手

  里拄着一根拐杖。

  通过村民的介绍,我们知道这个老叟名叫王岩生,是这座土家族村寨里面,德高望重的长老,其地位跟村长差不多,管理村寨里的大小事务,村民们都尊称他为“岩生长老”。

  我和磊子跟岩生长老抱拳行礼,岩生长老拄着拐杖上前,同我和磊子握了握手:“辛苦!二位辛苦!里面请坐!”

  我把那十一个喜神停放在吊脚楼下面一层,然后跟着岩生长老走进第二层。

  吊脚楼的第二层是一个大大的厅堂,央放着一张矮几,看上去是专门会客的地方。

  我和磊子在岩生长老的左右两边落座,岩生长老命人去准备东西,很快就给我们端了些吃的喝的上来,都是土家族的特色菜,油炸粑,腊猪头,石耳炖鸡,还有两壶自家酿造的清酒。

  我和磊子也确实是饿了,当下也不客气,挥动着筷子大快朵颐。酒过三巡,岩生长老吧嗒吧嗒地抽着水烟,缓缓念道:“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目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

  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岩生长老所念的,是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的散《归去来兮辞》,我对这篇散还是有些印象的。

  岩生长老的声音抑扬顿挫,就连磊子这种没化的家伙,都听得津津有味。

  没有想到,在这大山深处,还有这样一位颇有化的长者。

  “归去来兮”应该是这座村寨的民族信仰,表达他们热爱田园,与世无争的人生心态。岩生长老告诉我们,由于这里交通闭塞,所以外出的主要通道,一般都是走水路,顺江而下就能抵达凤凰古城。大山里有很多丰富的土货野味,比如石耳呀,比如山药呀,再比如土家族自制的腌猪头呀,

  这些都是非常受城里人欢迎的东西。所以,每隔一段时间,村子里就会有人外出,带着土货去城里卖钱,然后买些生活的必需品回来。

  这次的十一个死者都是村子里的人,刚过完年,备了满满一船的土货去城里,原本指望

  请收藏:https://m.bii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