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百一十七章 陆上推进_明末之大国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按照徐骥提议的新式命名规则,新的三号战船以首舰“宁波”号的名字,被称为宁波级铁甲舰,后来这种命名方式也被固定了下来,这一型战舰也成了世界造船史上第一种拥有级别代号的战舰。

  宁波级铁甲舰的大量花费并不是唯一的,作为铁甲舰的试验品,三门军用造船厂还建造了二十艘浅水炮舰。因为这是一种花费较少的作战平台,军事研究所希望在这种炮舰上验证各种建造思想,以确定铁甲舰的最优设计方案,结果这二十艘炮舰没有一个重样的,摆在港口内千奇百怪,有的像是平台上扣了个铁盒子,有的则像三角棚屋,最奇葩的一艘甲板贴近水面,首尾各加装了一个八棱型的钢铁碉堡,另外还有两个更高的圆顶安置在两侧,那是被铁甲包裹的蒸汽机动力明轮。

  这些设计虽然大部分都是失败的,但却让造船设计师们在毫无借鉴经验的情况下,得到了第一手数据,为设计更加合理更加有威力的铁甲舰积累了大量经验,也为今后华夏的海军科技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十艘浅水战舰虽然抗浪性差,使用效果也差强人意,但是朱聿键绝不会浪费的,他很快组建了长江舰队,将其编组后驻守上海寨。这支舰队的任务就是在长江上打击水匪,为经常从河南驶来的移民船保驾护航,甚至被当做拖轮,为逆流而上的航船执行拖拽任务。至于另外一支由三号战船组成的主力舰队则成为了最高机密,等待着真正发挥实力的日子。

  崇祯七年三月末的最后一天,李伦率军攻陷东吁王朝都城阿瓦城,他隆王宣布无条件投降。随后唐军驱逐了此地的尼德兰人和英国东印度公司驻地,将整个地区划入大明版图。李伦在边境线陈兵三万,迫使阿萨姆国臣服。

  阿萨姆国兴起于十四世纪处,其人口来源大多来自于云南、不丹等地,属于和华夏人同宗同源的黄色人种。这些人对大明王朝有着天然的亲切感,对于唐军更是视为天朝上国的大军。东吁王国长期压迫阿萨姆国,与他们连年发生战争,双方本就是世仇,这次唐军一举消灭东吁,也算是给他们报了仇。

  双方经过协商之后,阿萨姆国愿意奉大明为主,同时允许大明商人在国内自由通商,国内将原本的天城文字摒弃,开始学习华夏文字和读音。李伦则同意不派兵占领阿萨姆国,让其继续享有国家的一切权利。

  这样的做法实际上是总参谋部的决定,如今唐军树敌太多,实在不适合于如今还算强盛的莫卧尔帝国发生冲突,有阿萨姆国作为缓冲是非常明智的选择。更何况如今唐军在中南半岛面临同样的问题,战线拉得太长,处处都可能受到袭击,防守部队的数量已经比进攻部队多了五倍有余,长此以往怎么得了

  请收藏:https://m.bqu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