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88章 振州隔海未曾离(第二更)_带着系统来大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背影。

  后来不可能了,限速。

  曾经是因为车少,高速上可以尽情加速,喝酒开车也没问题,直到把自己干掉。

  等到时代变了,车多了就完了,一百六十公里时速的车都能超,刹车距离要多长?

  李易此刻就感觉在不停地穿梭,生与死之间的。

  两天之后他就到了振州,振州这里一片山,不是他那个时候的三亚,把山推平了盖房子。

  不过已经有码头了,大船小船都能停泊。

  本地的山民身材相对也不高,有一点黑,被晒的。

  不过衣服却不一样,以前他们不穿上衣的,下面都是裙子,用叶子编的裙子。

  振州有制作蒲扇的树,叫蒲葵。

  没事就往下掉枝,还有椰子,成熟了之后自己落。

  李易时候去那里旅游,看到椰子树,你自己往下打椰子,没人管你,你就不用花钱买了,挺贵的,十元、十五一个。

  一般游客买回来,就是别人开的洞,自己喝汁,椰肉不方便吃。

  外地有卖椰子的,想吃椰肉用刀砍。

  其实只要开了口的椰子,喝完椰汁,直接摔就行,使劲往地上摔,一摔就两瓣,不用刀。

  游艇到的时候,本地人也在摔椰子,椰子汁他们不喝,谁能不停地喝水?又没有游客。

  他们摔完,把椰肉扣出来晾晒,变成椰子干,这个等着大船过来,装上去送到内地。

  以前他们不入籍贯,自己想吃的时候吃,砍椰子也不容易,没有好的刀。

  他们会先拿石头砸,尖的石头,把椰子往上砸,不是用石头砸椰子。

  只要砸开一点,嫩的椰子就能摔了,里面的椰肉可以吃,当饭菜吃。

  如今不是了,他们穿衣服,戴用蒲葵编织的帽子,处理在这边种植的东西。

  小孩子们不参与,上学堂,学堂的老师一律为被流放过来的官员。

  他们讲课讲得可好了,他们还负责教数学呢和医学呢,有课本啊!

  他们先学好课本,再教本地孩子。

  他们发现个问题,在振州夏天热是热,可以用水来降温,冬天不冷啊!好舒服!

  有从京兆府与河东道来的官员,土生土长的。

  以为到了这边就活不下去了,结果发现不是。

  夏天的时候谁不热?冬天的时候自己那里下雪,这边还是夏天。

  就是下雨不一样,京兆府与河东道下雨,一片乌云过来,整个地区下雨。

  振州这里下雨,抬头,看天,飘来一朵云。

  哗~豆大的雨点子就砸到你脸上,你伸手抹一把脸的工夫,云彩飘过去了,不给你下了。

  之前他们懵逼呀!雨还带这么下的?盯着云彩躲呗?

  后来看报纸知道了,这叫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除非特殊情况,否则甭指望雨一直下。

  游艇靠码头,需要有东西放在这里种,包括树和种子。

  码头处的百姓开心地又蹦又跳,他们知道大唐的船只情况,人家在海边。

  大唐巡洋舰来了,之前让种很多东西,自己赚钱,是不是又好东西啦?

  在旁边打渔的小船纷纷靠港,不要鱼了,看看又弄来什么新东西。

  有人去联系振州的刺史王光远,告诉他咱大唐的巡洋舰来了,你来不来反正我跟你说了。

  王光远来了,他是李成器的门路,不是被发配的。

  振州如此重要,你想被发配过来都不行,不要你。

  还有!

  请收藏:https://m.bqu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