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1章 国士之士不可疑(第二更)_带着系统来大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说看,沉声问:“知道本钱几何?”

  “不知,姚相说,应有十倍。”张说心虚。

  “大哥传话过来,目前不足九倍,应是八点六倍到八点七倍,给朝廷官员管,能给朕五倍之利?”

  李隆基直问赚钱比例,投入一缗,让其他官员管了,给我拿回来六缗,能不能?

  张说咽口说,小声说:“朝廷官员管辖,自是有其他损耗,故此……”

  “就是说一缗钱拿不回来六缗?易弟那里一文却能拿回来将近十缗,那朕给易弟好处,跟易弟分红多好?何必叫你们管?”

  李隆基生气,但愤怒不是对着张说发,张说总算是说实话了,一旦交给其他人,就赚不到那么多钱。

  钱哪去了?贪了呗!还用说嘛!

  “有容你说是吧?”李隆基柔声对王皇后说。

  “记账啊,叔叔给我们看的账一目了然,叔叔甚至给出了查账统筹法和法则。谁账目不对就诛谁。”

  王皇后不生气,笑着说。

  但‘诛’字一出,张说哆嗦,诛,最少是一族,上面父母、周围妻妾、下面子女。

  当然,子女年岁小就不杀,像杨思勖和高力士。

  诛三族、诛九族,不用说了。

  张说还知道那账,政事堂正在用,而且已经传到各大唐州府,有人上书,怨声载道。

  说这么记账不行,官不聊生,只能用两本账的办法了。

  可是要走两本账,就有个问题。

  一本是说自己地方亏欠的账,一本是说地方发展好有钱的账。

  一个账用来少出钱,一个账证明自己为官好。

  两个账一对,究竟是有钱还是没钱?官好还是官不好?一目了然啊!

  你们不是欺君么?要么捞钱,要么升官,只能选一个。

  “什么法则?”张说找到了关键点。

  “叔叔说叫本福特定律,你们这些官员作假账,以为查不出来是吧?两套账、三套账?你们交上来什么账,我们自然有办法知道你们作没作假,但不告诉你们。”

  王皇后眉开眼笑。

  “李易给皇后的账,皇后用那什么本什么定律了,没问题?”张说问。

  “没,我根本不查,叔叔那么多好东西,我要叔叔就给,不要也主动给,叔叔何必在卖个米花糕的上面瞒着钱?”

  王皇后对李易是一万个相信,米花糕才有多少钱?

  海产品和未来的养殖,李易根本不问,出完主意,说给他多少他就认可多少。

  说是给他的这些钱要投入进去,他也不要,提都不提。

  张说捂脸,为下面的官员发愁,你们还以为琢磨好新的记账方法,就能从中作弊?

  只要你用了那个记账法,人家李易就有办法查你。

  一旦判断你作弊,还需要什么其他证据吗?陛下一句话的事儿。

  “如何?”李隆基舒坦,知道了吧?你们这些人,想糊弄朕?呵呵!

  “臣,无话可说,当善用李易,不可轻疑,以免寒士心。陛下应知,士为度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问,吾其报智氏矣!”

  张说深吸一口气,以宰相之想回答。

  他承认,李易值得信赖,不要怀疑了,总是往外拿好东西,疑神疑鬼的没有意义。

  他说的话的意思是典故语: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

  张说选择相信李易,劝李隆基珍惜,在他看来,李易就是国士,国士无双!

  因为李易的东西不藏着掖着,就在庄子里,对于两个见到面的兄长,看什么都行,不懂的便问,问了就告诉你怎么回事。

  “李易不是国士,是朕的易弟。”李隆基反驳张说的话。

  国士已经是最高的评价了,但李隆基不想要,他就想要个易弟。

  所以他一直害怕暴露了身份,又觉得不坦诚告诉易弟自己的身份不对,很纠结。

  说了怕失去,不说则对不起。

  “三郎,叔叔没想那些,他也不在乎。”王皇后劝慰。

  “看看过年蕃邦都送了什么东西,给易弟送去。尤其是没见过的种子。”

  李隆基很快恢复过来,他知道李易喜欢一些新奇的东西,不算珠宝,珠宝易弟看不上眼。

  请收藏:https://m.bii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