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41章 一箭双雕_迷踪谍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去,把手榴弹拼命的扔出去。

  再加上那门迫击炮的助战,齐活!

  正面在那激战,后面,田七带着几个特工,在那救死扶伤,从被炸翻的车子里,救出了两个日本人,一个轻伤一个重伤,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国际人道主义赞歌!

  你瞧,日本人的飞机炸日本人的车队,中国人却来救受伤的日本人,这种无私的人道主义精神你到哪里去找?

  ……

  战斗至夜间,我国军159师476旅何权标之952团已经完成对日军滨谷步兵中队的合围。

  在日军军统特工死死拖住日军,并且给予了日军相当战果的杀伤后,952团以一营之众持续向日军阵地发起突击。

  但是,日军表现出了充分的韧性,数次攻击,都没有取得理想中的战果。

  而在前线,日军不断向国军阵地发起攻击,企图迅速完成突破,营救滨谷步兵中队。

  战局,一时间呈现出了胶着状态。

  而在这时,孟绍原为了确保他所指挥的队伍,取得一次大捷,终于动用上了他的秘密武器。

  特工们在阵地上忙碌了整整一夜。

  及至黎明时分,孟绍原致电何权标,6时,所有特工将配合952团发起总攻,并且保证总攻发起之时,日军阵地将会出现混乱。

  天亮了。

  在军统特工的阵地上,出现了一大片奇怪的装置。

  大约有三十根左右的木筒、竹筒,其中也包括少量的铁管,被插在了泥土中。筒的底部,坑之间用泥土遮得严严实实的。

  筒的最下面,是火药,连接着引线。当中是块隔离板,最上面,则插上了导火线露在外面,绑在一起的两根雷管、以及自制燃烧瓶。

  这东西,在几年后,会被运用到战场。

  只不过,发射器被汽油桶代替,炸药包替代了雷管和燃烧瓶。

  它有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名字:

  飞雷炮。

  又叫“没良心炮”。

  而这种武器,最初出现时候的原型叫“李文斯炮”,它的发明者是英国皇家工兵李文斯上尉。

  李文斯炮最早在战场上使用,在第一世界大战之时。

  这种武器取材方便,制作简单,并且能够取得一定的战果。

  汽油桶或者用铁丝绑紧的木桶是最好的发射器,像在这里使用的木筒、竹筒只要发射一次就会被炸裂。

  不过,孟绍原也没准备使用第二次。

  操作者两人为一组,一个负责点燃雷管、燃烧瓶的导火线,与此同时,另一个则负责拉动引爆引线。

  最原始的操作方式。

  而且在木筒竹筒炸开的同时,很容易误伤到操作员。

  但至少,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将是决定是否能够迅速歼灭滨谷步兵中队的关键性武器所在。

  “方向调整好没有?”

  “调整好了。”

  孟绍原看了一下时间:“意大利炮呢?准备!以意大利炮轰击为信号,全体准备发射!”

  上午6点整。

  随着意大利迫击炮发出一声轰鸣,三十门“炮”齐鸣。

  迫击炮弹、雷管、燃烧瓶,掠过天空,呼啸着落入日军阵地。

  一大半的雷管和燃烧瓶,与炮击炮弹一起,落入了日军阵地。

  爆炸、火光,同时传来。

  就在同一时刻,952团发起总攻!

  轻重机枪发出了怒吼,一道道的火舌喷吐而出。

  这同样是孟绍原所指挥的军统特工,开战后首次参与强攻作战。

  他的秘密武器,发挥出了不小的作用。

  一箭双雕!

  (说句题外话啊,我有一个一直坚持梦想的兄弟,或者说是傻x吧,他为自己的理想而写书,他叫长风。这丫的总是不肯听我劝,总是在坚持自己的梦想。我总骂他傻x,但我一直很佩服他,真的,因为现在,能够坚持自己梦想的人不多了。他写的书很好看。好吧,我是来帮他做广告的,“密战无痕”,兄弟们,可以去看看,真的很好看的一本书!)

  请收藏:https://m.bqu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