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52章 劳工税收_迷踪谍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发现有谁私自雇佣没有“劳工证”的黑工,那么便触犯了法律,会被巨额罚款甚至逮捕。

  而拥有“劳工证”的人,必须在证明到期之前,缴纳完所欠费用。

  并且,所有收入,都必须进行纳税。

  按照这份计划,每个人得到的薪水,倒有近一半落到了市政府的口袋中。

  民众呢?

  民众虽有有抱怨情绪,但却并不激烈。

  因为,战后的马尼拉,要找到一份工作实在是太困难了。

  而马尼拉的重建计划,却需要大量的劳工。

  负责重建计划的欧美公司,采取的都是日结的方式。

  因此,虽然在扣除了税收后,收入微薄,但却至少可以保证自己不会被饿死。

  而市政府可以凭借此拥有了一个掏不空的钱包,缓解了财政压力。

  这就是马尼拉名声很不好听的“劳工税收”。

  “劳工税收”一直持续了整整五年之久,最后到了1950年底,在民众的强烈抗议下才作罢。

  而那位未来的马科斯总统,也正是最坚决反对“劳工税收”的政客,因此在民间博得了很大的声望,为将来成功竞选菲律宾总统奠定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在目前,“劳工税收”计划,却是一个政府和民间都愿意接受的双赢计划。

  可现在,查理斯上校居然把目光盯上了这块肥肉?

  “别急,杜尔科姆市长。”阿夫林不紧不慢地说道:“美军出于安全角度考虑,接管了‘劳工证’,因此而产生的费用,美军肯定会按照一部分比例返还给马尼拉市政府的。”

  这的确是孟绍原想出来捞钱的办法。

  当然,这不是他发明的,而真正是美国人搞出来的。

  在马尼拉率先实行“劳工税收”后,市政府乃至于菲律宾临时政府的财政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这些,都看在了美国人的眼里。

  这却也是美国人不愿意看到的。

  战后重建的菲律宾,蕴含了大量的财富。

  而一旦菲律宾政府拥有了一定的财政自主权,那么他们对于美国的依赖同样也会相应减少。

  所以,美国人在背后搞了鬼。

  他们指使一个马尼拉官员,指控负责“劳工税收”的阿恩特借助发放“劳工证”,大肆贪污受贿。

  然后,美国人果断加入调查。

  随后,阿恩特因多项罪名被俘入狱。

  而“劳工证”的发放权利,也自然而然转移到了美国人的手里。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几年。

  要不然怎么说美国人坏?

  他们坏就坏在,几年后,发现菲律宾人对于“劳工证”的抵触情绪越来越强烈,并很有可能引起全国范围内的抗议浪潮,他们便立刻把“劳工税收”权“还”给了菲律宾政府。

  而傻乎乎的菲律宾政府,却还美滋滋的接管过来。

  接着,在费迪南德·埃曼努尔·埃德拉林·马科斯的带领下,菲律宾国内大规模

  请收藏:https://m.bii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