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05章 太平战火_重生之老子是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方略,却完全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让得大宋重复繁华。

  他有这样的底气。

  若要比如何发展、兴盛国家,他自问这个年代无人要比他更为精通。毕竟他脑海里有着现代化的知识。

  “河琮……”

  赵洞庭停笔以后,习惯性喊出朱河琮的名字。

  但没人应答。

  他抬头,这才想起朱河琮和朱海望已经往邕州去了。轻轻叹息,对旁侧李公公道:“将这封政令签发下去。”

  李公公躬身接过圣旨,走出御书房。

  赵洞庭挠着自己的脑袋,低声自语,“七大守备军区共补充七万人,也不知道够不够……”

  但这,该已经是大宋国力现在能够承受的极限。再扩充兵员,便会对民生都造成不小的影响。

  又过十余天,到三月末。

  春风和煦。

  在新宋军队和大理军队还没有赶到大宋边疆之时,越李朝这只扮演打秋风角色的五万大军倒是已经到得广南西路境内。

  他们果真没有出乎赵洞庭的意料,没有往西北方向进宫特磨道,而是直接向邕州境内进军。

  而这个时候,在静江府收到赵洞庭飞鸽传信的柳弘屹率领大军还并未赶到邕州境内。才到宜州。

  朱河琮、朱海望等人倒是已经到得邕州城内。

  可邕州城,此时却仅仅只有守军两千人。

  论大宋国境线,横山寨、邕州乃至特磨道、自杞沿线这和越李朝、大理接壤的几处,无疑是防御最为薄弱的。

  皆是因为,这里盘踞着太多的少数民族。而这些民族,始终都没有真正投靠大宋朝廷。

  这从上次赵昺造反时,能够拉拢那么多首领就看得出来。

  虽然那次张珏兵锋披靡,打得诸多部族都不敢抬头。但在他撤军以后,这些部族仍是我行我素。

  他们过惯这种天高皇帝远的日子了,赵洞庭的很多种政策都根本没能在这里得以实施,也就没法取得太多百姓的支持。

  现在的邕州境内还可以说是满目疮痍。

  大宋新派的邕州知州能够在邕州之乱过去之后仅仅半年有余的时间里让得守军数量达到两千,没有被那些部族首领想方设法的吞并,都已经算是不错。当然,这也是多亏得邕州旁侧的宜州、宾州等州府支援,要不然,以邕州现在的情况,怕是连两千守卒都难以养得活。

  这地方穷,和长沙是截然不同的情况。

  城内清冷,根本看不到多少百姓。放眼望去,也没有几座能吸引人眼球的宅院。

  此时,朱海望、朱河琮等人就都在邕州府衙大堂之内。

  邕州知州茅兴言和几位邕州主要官员在旁作陪。虽然朱海望、朱河琮年岁不大,但副帅之位,便让得茅兴言他们不敢怠慢。

  询问过邕州现在的情形以后,朱海望等人的脸色都不是很好看。

  上回广王赵昺在邕州作乱,真是阻碍邕州的发展了。让得邕州现在都是形同散沙。

  整个邕州,这么大的地盘。除去邕州城以及太平寨、永平寨、古万寨以外,竟然都不在大宋朝廷的掌控之内。

  也就是说,茅兴言虽是知州,但他治理的地盘,掌握的军队,其实和区区县令都差不多。

  请收藏:https://m.bqu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