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一十一章 记者采访(2)_抗日之从南京到东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婷婷和马俊对望了一眼,叹息道;刘将军的作战风格看起来很不错,值得推广,目前我军和日寇最大的差距就是在武器装备上,常常是双方步兵还没有开始对垒,我们的士兵甚至还没有看到日本人长什么样,日寇的炮火就把我军的阵地炸的七零八落,官兵们死伤惨重,情形极为悲惨。.

  **的兄弟们以血肉之躯抵抗日寇的飞机大炮,为国捐躯,悍不畏死,他们都是好样的,不愧是我中华好男儿,刘某深表敬佩。刘长风沉痛的说道。

  倘若刘将军碰到了敌人的飞机大炮,又如何处置马俊问道。

  刘长风沉默了一会,说道;我部没有飞机,没有防空大炮与之对垒,在正常情况下,只能够依托有利地形,深挖防空洞与敌人周旋了。

  除此之外,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马俊失望的说道。

  当然,我刚才说的是正常的情况下,还有就是非常规的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他们的飞机留在机场的跑道上。刘长风笑了笑道。

  王婷婷眼前一亮,道;刘将军可以说的明白一点吗

  刘长风微微一笑,道;我准备成立一支特种部队,这支部队可以快机动的执行各种高难度的任务,包括偷袭敌人的机场,指挥部,重炮阵地和其他有价值的目标。

  王婷婷道;要知道敌人的机场,指挥部必定是有重兵把守的,要摧毁这些目标谈何容易

  刘长风笑道;事在人为,我们可以多动脑筋,比如说把敌人的飞机留在跑道上,就有很多种办法,你可以炸毁飞机,也可以炸毁跑道,你还可以切断他们的燃油供应,他们的飞机照样不能起飞。

  王婷婷和马俊点了点头,似懂非懂,过了一会,王婷婷继续问道;请问刘将军如何看待徐州会战的前景。

  刘长风微微思考了一会,道;李宗仁将军吸取了淞沪抗战和南京保卫战的经验教训,战术灵活多变,局部胜利可以期待,但是徐州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为主,适合日军的机械化部队作战,对我国民革命军不利,我们应该选择有利地形与日军展开周旋。

  刘长风明知道徐州会战最后以**的撤退而告终,却没有言明,因为一旦说出来,就有散布谣言,动摇军心的嫌疑,要知道这时候的中国迫切的需要一场大胜利,一是重塑军民的信心,二是取信于国际社会,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

  虽然刘长风说的非常隐晦,但是王婷婷和马俊还是明白了,刘长风对战局并不乐观。

  **六十万大军,还是守不住王婷婷吃惊的说道。

  能不能守得住,我不敢断言,但是我敢肯定,日寇每前进一步,都会付出惨重的代价。刘长风严肃的说道;你们要做的,就是相信蒋委员长,坚定抗战必胜的信念。

  王婷婷和马俊看到刘长风严肃认真,用不容置疑的口

  请收藏:https://m.bqu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