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一十一章,上市_那一年197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芯片的布局只是计划的一部分,姜斌还想着把个人电脑的生产一起搬上马,毕竟芯片制造出来还是要通过组装为电脑卖给消费者的。

  同时,姜斌知道第一款芯片生产出来,就算性能也能够追平甚至超越英特尔的芯片,那也得有一个缓慢打开市场的过程。

  而自己成产电脑的手段,方便把整个产业链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让市场来快速反哺芯片的研发,只要能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那他的计划基本就成功了一半。

  “除了芯片的制造之外,个人电脑的筹备生产也要立马提上日程,具体怎么操作,你自己来安排。我只强调一点,香港的电子厂不少,大部分零件可以考虑在本地生产,这门生意要做很长时间,筛选合作伙伴的时候一定要慎重评估,”看着不停记录的霍笑嫣,姜斌又提出了一点要求。

  在姜斌的设想里,兴华科技并不会花费很多精力去筹建新厂生产个人电脑,而是选择了外包模式,他相信只要把核心科技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就能切到最大的一块蛋糕。

  当然,生产环节外包,也会带来供货风险,一旦供应链的某个环节出错,就会影响整个项目,所以代工厂的选择得很有讲究。

  首先,代工厂规模不能太小,要能满足兴华科技以后大量订单的需求。其次,工厂的管理水平、质量控制水平都要相对完善,至少制造出来的东西要符合标准要求。最后,代工厂还要同意接受兴华科技的监督,包括质量监督和原材料的监督等等。

  “这两个项目的时间进度上,您有什么要求?”霍笑嫣问了一句。

  “芯片项目已经有自己的节奏了,按既定计划进行,明年七月份能规模化生产即可。至于个人电脑的生产”,姜斌一边说着,一边递给了霍笑嫣几张纸,“这是电脑的初步设计,先按照这个方案来落实即可,争取能赶上今年的圣诞节。”

  姜斌并没有打算等待自己的ARM芯片上市,再进行个人电脑的生产,而是选择了先行一步。要知道现下世面上的个人机基本已经被苹果和IBM霸占了,如果再不快速推进的话,就愈发跟不上脚步了。

  因此,还是先把个人电脑的品牌打出去比较好,反正大部分的消费者也不会特意去关注芯片的变化。

  霍笑嫣仔细地看了一下方案,然后认真地回道,“姜先生,有了您的方案,电脑的设计应该不存在什么问题。不过,代工厂的筛选,却是要费些心思,本地的工厂多是代工收音机、游戏机、电视机等产品,要是转到电脑零件上的代工,必然需要添置价格不菲的设备和场地,这可不是一般的工厂能承受的。”

  对于这一点,姜斌早已有了心里准备,稍微斟酌了一下,便建议道,“这个好办,如果有些工厂真的

  请收藏:https://m.bii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