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二〇、避风头_史上最强大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二届京津冀地区概率统计研讨会结束了。按照通报,照例是成功的、顺利的、圆满的。但江湖传闻——呃,既然都是传闻了,自然是不可信的。成老爷子觉得徐生洲在研讨会上表现得非常出色,徐生洲也认为自己只是就事论事,点到为止,根本没外界宣扬的那样杀了个七进七出、血流成河。

  但据张安平的观察,还是有人被提问整得有些破防,所以他建议徐生洲暂时避避风头,特别是要避开那些无事生非、无中生有的自媒体,免得给那些破防的人伤口上再撒把盐。

  避避就避避吧,反正学校那边还有一堆事等着自己忙活呢!

  正好乘着这段时间,回金陵好好欣赏一下三秋金桂、十月银杏。徐生洲跟成老爷子请了一个星期的假,第二天一大早就带着一堆资料,坐高铁杀奔金陵。

  “进展如何?”徐生洲前脚刚在办公室坐定,后脚就叫来了人事处处长何兴华。

  何兴华自然知道他问的是什么,打开笔记本汇报道:“前期,我们统计了我国古代史唐宋辽夏金元史方向、古代文学唐宋辽夏金元文学方向和古典文献学古籍整理与研究、版本、校勘等方向的长江学者,共计35人。在这35人中,符合65岁以下年龄要求的,有17人。我们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登门拜访等多种方式分别进行了接触,有的直接拒绝,有的表示再考虑考虑,有的则是非常感兴趣。经过筛选,目前我们暂定人选有4个。”

  徐生洲来了兴趣:“那么多?看来人事处的工作确实非常有成效!都介绍一下看看?”

  “好的。”何兴华朝徐生洲笑了笑,才开始一一介绍人选,“排在第一位的是京城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金泽河教授——”

  “京城师范大学?!”徐生洲忍不住打断了何兴华的汇报。

  何兴华点点头:“是的!”

  通过这些天与成老爷子的接触、闲聊,徐生洲对学校里的乱象也有些许了解。近一二十年来,京城师范大学的校内生态堪称恶劣,几乎各个院系里都内斗不断,高端人才纷纷流失,从院士到杰青、长江学者,再到“四青”人才,有的院系甚至所有高端人才全都“孔雀东南飞”。如果把人才流失的院系按照严重程度排个序的话,历史学院绝对可以排进前三。

  巅峰时期,京城师范大学的历史学科,可以与燕大并驾齐驱。日中则昃,月满则亏,然后就陷入了长期的内斗之中,着名学者相继跳槽。有人曾经开玩笑说:京城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养活了留美、燕大历史学院。这话当然有些夸张,但要说两校历史学科很多着名教授都出自京城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却是千真万确。现如今,只怕京城师范大学的历史学科,已经排不进全国前五了!

  难道自己也

  请收藏:https://m.bqu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