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9 无处可逃_雷霆反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东北展开的并排6架苏35中,至少有一半可以从侧面连续发现这一批次的2个目标,最远的探测距离甚至在100公里以上,可见从这些飞机的3点钟方向可以很容易地探测地被探测到,也许并不是闪电。

  随即猜测并证实,雷达识别为美制F15双机。根据指令,在这样远的距离上,苏35没有采取进一步的跟踪,刘兆林甚至关闭了编队中3架战机的雷达,采取编队数据链共享方式协同。之所以如此,就是防止打草惊蛇,通过减少辐射源,以及控制雷达功率等方式,尽量不触动对手的警报。

  这样的做法当然是有一些依据的,由于这些自以为仍然保持隐形的飞机,时刻需要穿越对手的雷达网,所以它们的战场电子威胁分析设备,总是设定的比较“麻木”。这其实是中国方面利用自己的同类型飞机,进行演练对抗时,得到的一部分经验,不如此雷达告警器会因为各个方向的扫描而一直响个不停,反而无法起到关键提醒的作用。

  从2架F15se的路线看,刘兆林的这个判断应该是正确的,它们丝毫没有回头的意思,航线固然很曲折,但是都是为了应付地面的红旗9阵地上的雷达,以及刚刚返航的JF17型战机而变化的。

  刘兆林在回国接收苏35的同时,参与了几次有针对性的对抗,所以他并不是毫无经验,实际上他很清楚该如何下手。话说,眼前这些三代改的所谓隐身飞机,在前半球的隐身能力上,远远不如他曾经参与对抗的那一型国产隐形机,在国内的对抗中,雪豹—E雷达在预知方位的情况下,只有在40至70公里内,才可能发现目标,且无法连续跟踪;而且由由于是大功率搜索,对手可以在150公里外,就感知到苏35的存在,进而从而采取一些措施躲避。

  他决定偷偷从侧面撵上去,占据更加有优势的30至60°方位角,在那个角度上,这些沉默鹰的后半球,应该会暴露得更彻底;同时他还得腾出一两架飞机搜索海岸方向,提防那边可能出现的新的敌情,如果这些F15se是第2批次,那么不排除会有第3批次。

  事情正在变得越来越有利于刘兆林,如果那架E3预警机还在原来航线上,应该可以看到1、2架越过坚布尔的,比较接近的苏35;但是萨米虚张声势的攻击,还是起到了作用。目前这些美机还在茫然当中,这倒也不是这些美国飞行员缺乏警惕性,只是与隐形机配套的新战术赋予了飞行员新的要求:必须淡定地穿越敌方领空,不必要的动作,反而容易暴露。

  如同刘兆林所猜测的,过去几分钟,沉默鹰上的告警设备一直都在接受来自于四周空中,以及地面的各种电磁辐射,并且已经分辨出

  请收藏:https://m.bii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