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3章 第183章_罪臣长子科举入仕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83章一枝雪艳

  其实以卓思衡对皇帝的了解,还以为他回来后上司的第一句话是聊起悉衡来,这是皇帝最喜欢使用的感情牌,再加上针对卓思衡格外有效,因此屡试不爽。可皇帝却开门见山,似乎已经不愿意再将吏部之职虚悬空拖时日。

  仰仗皇后告知,卓思衡早已知晓皇帝心意与即将进入吏部的安排,这些年他心中亦是在屡屡深思后明了,皇帝并非无人可用,而是无人愿用。皇帝想要的是个与自己利益保持一致的官吏能够朝顶点更进一步,在这之上,没有世家根基又口碑清湛,他卓思衡简直是上佳人选。

  但自己是不是与皇帝同心,却要看是具体何事了。

  为国而忧为民而思,那他自然责无旁贷。

  可皇帝的私心又是为何,卓思衡还得细细听来再做打算。

  “吏部高位虚悬已久,陛下心中莫非始终未有合适人选?”卓思衡一副非常关心朝政的表情问道,“臣久涉于地方,疏漏中枢朝政之处,还望陛下恕罪。”

  皇帝久经缠病,人虽憔悴,但目神炯炯,也未有垂昏之态,他听罢此言,旋即笑道:“朕心中早有合适人选,只是时需可待,人亦也需官声威望,云山你学政任满,期间普惠邦民,施利于天下,正是拔擢良机。”

  卓思衡是一个适应性很强的人,这一特点充分表现在被人同他说人话,那他也言有所衷,但如果同他讲鬼话,那就别想自他口中听到半个字实言。此时皇帝以诚相待以实相告,随也是驭下一策,可也正经是在说事而非试探,卓思衡听罢,决心将此行半年后最想同皇帝谈谈的话题搬上台面。

  从前他不过是个小官,即便心有千钧,口却无说服之力,但此时虽未上任,在皇帝心中他是百官翘首的吏部天官,那即便乌纱不戴,他的话也有些分量。

  “陛下,臣感念陛下恩德赏识,本应领受,但臣亦有言语,由衷而发,不得不倾于圣听。”

  “但讲无妨。”皇帝也略正颜色道。

  “臣曾蒙圣恩,得以入弘文馆仰观实录多年,故而知晓我朝历代均以东宫之位充作吏部与中京府尹二任,太祖与太宗之太子皆是如此。中京府尹由苏大人执掌多年,心尽力责,自当无迁,可既然吏部之位虚悬多年,而太子殿下这些年初涉朝政也早有历练,为何陛下不使得太子殿下到任?”

  皇帝望着卓思衡,似乎是在斟酌其话语,许久后他微微一笑,轻声道:“云山,你从前除非朕问,否则半字不言东宫相关,今日又为何主动提及?”

  在说出前言时便知有此一问的卓思衡回答得十分坦荡,但很神奇的是,他的语调总是那么温和,明明是朝野最尖锐的话题,从他口中说出,也仿佛只是日常问安般春风和煦:“陛下,臣这近一年多奔走于乡野,

  请收藏:https://m.bqu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