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四_相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菜品点了好几样,主食只点了一份菠萝炒饭。

  杨卿和之前和室友来吃过,知道这一份饭分量十足,在询问明虔之意见后,便没有再加主食。第一道菜应明虔之的要求,最先上的是冬阴功汤,第二道上的是杨卿和喜欢的猪颈肉,第叁道是泰式烧烤拼盘,第四道是主食,主食上来后,杨卿和让服务员拿了个小碗来,分去一碗,剩下的放明虔之面前。

  受家里里口味影响,明虔之不挑食,什么口味都能接受。但他更爱吃清淡的,午饭在公司吃时都比较随意,能吃饱就行,晚饭在自己住处做,就细致许多,煮个米饭,一菜一汤。

  两人吃饭都斯文。一顿饭慢悠悠吃去一个多小时。

  杨卿和在吃得七八分饱时放了筷子,她准备了水果,留着晚一点吃,于是就托着下巴看明虔之吃。

  菜品被吃得七七八八,主食大多进了明虔之的肚子里。

  吃饱了,杨卿和就有空闲挑剔了。嘴刁和尝过多少美食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但会影响杨卿和对某些食物的长情性,某道菜合口味,她就可以连续很长一段时间都只吃这一道菜,并且一直喜欢,不喜欢的菜是永远不会喜欢。

  在喜好上,她显得极其固执,不会简单受人影响而改变。

  从这也能看出杨卿和的性格。

  杨卿和对自己认知清楚,守旧单一,对新事物探索欲不高。有些能是自己的,有些是就算努力也永远都不会拥有,杨卿和曾经花了好长时间去分辨,为的就是把能是自己的一直抓在手里。

  达成所愿后不再多看旁的一眼。反正得不到,看了也是浪费时间。

  杨卿和指着蘸料冲明虔之努努嘴,小声说:“这吃多了容易腻。”她拿自己家乡惯口的蘸料举例对比。其实两样没有什么可比性,地域、风俗、食材等造成口味的差异,美食不应该被比较。

  且家乡的东西普普通通,只是多了层从小吃到大的情怀加成。

  杨卿和挑食还护短,浑像个难伺候的大爷,吃饱了就不认账的那种。

  由此,明虔之知道杨卿和是个有些挑剔的,好笑又可爱。他听着杨卿和说家乡口味的适配,举例某道菜“滚泥豆腐”,做法非常简单,材料只需要干紫苏株和水豆腐,紫苏煮水,水开后放切成块的豆腐,豆腐煮老,便能吃,配上那个蘸料,无比下饭。

  明虔之从没听说过,只听描述,觉得应该味道很好。

  既然是杨卿和喜欢吃的东西,他想,该是不差。

  饭后甜点是冰淇淋。

  排队时,他们同明虔之的同事相遇。

  明虔之抬头,认出是部门里的几个女孩子,其中一个是明虔之组里的,另一个是产品的,剩下一个女孩看着面生,该是产品组同事的女朋友,明虔之有印象,这位女士曾几次在公司楼下等那位产品组同事下班。

  几人笑眯

  请收藏:https://m.bqu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