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22章 故意示弱_崛起之第三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44年4月21日清晨,莫斯科以北的加里宁-特维尔战场上响彻了多日的枪炮声、坦克马达的轰鸣声和“乌拉!乌拉!”的呐喊声,突然消失的无影无踪,仿佛从来就没有出现过似的。除了双方前沿和侦察兵之间的零星交火,战场上就是一片大战间歇的宁静。

  苏联红军的进攻,停止了!

  不过战场上面所有的联军高级军官都知道,莫斯科附近的交战并没有结束,甚至还没有真正开始。从4月5日打到21日的激战,仅仅是莫斯科战役的前奏。

  “苏联不打了?难道是因为中央集团军群的进攻?”

  21日上午,德国国防军总参谋长赫斯曼帝国元帅终于确信了加里宁-特维尔战场上的苏军停止了进攻。他问第一军需总监古德里安元帅道:“可以确认苏军在全线撤退吗?”

  如果苏军全线撤退,那么德军北方集团军群就应该立即投入反击,免得让苏军的北线集群安然退回莫斯科。可是苏军如果没有全线撤退,德军的北方集团军群最好趴着别动,免得把苏联人打怕了不敢在莫斯科城西和德军进行坦克决战。

  要是那些js-2和t-34/85全都缩回莫斯科了,奥丽加的“老白男”和“新白男”们可就要遭殃了――因为赫斯曼还琢磨着要在搞定苏联后和美国干上一架,所以他不愿意让德军在苏德战场上死伤太多,否则民众支持战争的意愿就会大幅下降。因此莫斯科这样的坚城,赫斯曼都打算交给白军去对付。

  而白军的战斗力又远远不如德军,莫斯科守军实力如果太强大,白军攻坚惨败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

  所以,现在莫斯科外围的战役其实还是挺难打的。

  “现在还不能确定,侦察机没有任何现。”古德里安也和赫斯曼是一个想法,都希望在莫斯科的外围作战中尽可能消耗苏军实力,他对赫斯曼说:“而且切断红十月铁路线的苏军也没有撤退的迹象……他们仿佛在构筑防御工事。”

  “构筑工事?”赫斯曼大为不解,“他们想继续包围保卢斯的军队吗?”

  “这不可能,”古德里安说,“实际上保卢斯并没有被包围……红十月铁路线以东的博罗维奇还在我们手中。我想苏军的目的仅仅是迫使保卢斯的集群向北撤退,以便可以集中大部分力量保卫莫斯科。”

  古德里安倒是一下就猜到了苏军的意图――这实际上并不难猜,歼灭战人人想打,但是打不动有什么办法?能把德军北线逼退,总是对保卫莫斯科有利的。

  “但是他们并没有达到目的。”赫斯曼手按着大地图台的边沿,“他们现在是……放弃了?”

  “有可能。”古德里安说,“苏军的最终目的不是在加里宁-特维尔地区与我决战,如果不能以较低的代价达成迫退

  请收藏:https://m.bqu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