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7章 下蛋金鸡_大汉风华从扫平西域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7章下蛋金鸡

  张越简单交待一番,却是转身往铁矿场行去。

  相对于制陶,冶铁显然更加重要,铁在这个时代那可是属于战略级的资源。

  在任何一个国家那都是最宝贵的东西。

  可惜的是王虎等人虽然也冶炼过铁,但比起庞义来却是大大不如。

  因此铁矿这边却是只是先进行铁矿开采,冶炼之事还得等庞义的到来。

  ……

  “喜”这边的工程进度却是不错,仅仅用了三天时间他就组织人人把烧制陶器的窑建好了。

  不但如此,在建窑这几日里,他还制作出了第一批胚胎。

  听闻窑建好,张越带着人送来了第一批石碳。

  望着那和石头没什么区别的石碳,喜和王虎等人皆是心有疑惑。

  只有张越却是笃定之极。

  张越记得自己后世之时在物理课上学过。

  干柴和木炭燃烧时的温度大约在五百到六百度之间,而普通原煤的燃烧温度达到一千五百度以上,优质的煤在燃烧充分的情况下甚至能达到两千度。

  众所周知,温度越高,能将陶土中的杂质分离得越多,陶瓷的胚胎越紧密,烧出来的品质越好。

  这就是张越为何对用石碳烧制陶器如此有信心的原因,在这个无人发现石碳妙处的世界里,张越相信烧出来的陶器在品质上绝对是大汉的独一份的。

  烧陶是个慢活儿,并非把陶器送进窑里马上就能烧制出来,需要耐心的等候,大约三天左右才能出窑。

  张越自然不可能就这样等着,火焰燃起后,他也就离开了。

  张越离开后,喜却是直接住在了窑口附近。用他的话来说就是

  “开窑以后,窑工不能离开的,这是规矩,要时刻盯着窑口,提防出现意外,稍有不慎,整整一窑的陶器就全废了……”

  三日后,陶窑内的陶器已烧好,喜带着众人一脸凝重地蹲在窑口,等着陶窑撤火降温。

  蹲在窑口前等了很久,陶窑的温度终于降下来了。

  喜命人将封闭的窑门砸开,一阵灼人的热浪扑面而来,喜却毫不在意,用湿布裹着双手,从陶窑里捧了一只陶碗出来,马上将它放入水中。

  待到陶碗完全降温后,喜才将它从水里取出来,眯着眼仔细端详它的成色。

  陶碗在夕阳的余晖下散发出金黄色的光晕,看起来非常的精致,表面浮现出由明到暗的青灰色泽,颜色层层叠进,直至碗沿。

  “当是……上品?”这是“喜”的第一判断。

  为了确认陶的品质,“喜”举起陶碗,朝旁边一块石头上敲了一下,谁知第一下竟然没敲碎,陶碗仍完好无损,喜惊异地咦了一声

  加重了力道又来了一下,这一下陶碗终于碎了。

  喜仔细观察碎裂的切口,观察半晌,忽然啧啧赞道:“这胚子……好!这胚子又白又密,半点气泡都没有,果然是上品!”

  狠狠敲碎

  请收藏:https://m.bii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